吃米面哪个更易胖?研究发现:最长肉的碳水是……大人小孩都爱吃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与目前情况不符或存在违规情况,请联系我们。删除它们。

当你吃米饭或面食时,哪一个更容易增加体重?研究发现:最长的肉含有碳水化合物……大人小孩都爱吃!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很多人为了减肥决定少吃主食,并把“碳水化合物”视为减肥路上的绊脚石。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碳水化合物都是祸害。如果吃得正确,一些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对您的健康有益,而一些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实际上会让您在食用后体重增加!

一项针对 130,000 人的研究发现了这一点

它是肉类中最长的碳水化合物

2023年9月,《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通过13万人的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碳水化合物与长期体重变化的关系,帮助我们找出哪些碳水化合物是最“胖的人”。

最“肥”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类蔬菜!这意味着根类蔬菜,如玉米、豆类和土豆。根据分析,每天多吃 100 克淀粉类蔬菜,四年内体重增加额外 2.6 公斤,其次是淀粉和添加糖,而非淀粉类蔬菜和纤维则与体重增加较少相关。

为什么淀粉类蔬菜最“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薯条、薯片、玉米片等油炸食品也属于淀粉类蔬菜。研究人员还计算了一份食物替代表,发现薯条对于胖人的功效确实是“最好的之一”。



最新研究得出结论:

如果每天摄入100克较精制的谷物(大米、面粉),4年内体重会额外增加0.8公斤;

如果每天多吃100克淀粉类蔬菜(薯条、薯片),4年内体重会额外增加2.6公斤;

相反,每天多吃 100 克全谷物、水果和非淀粉类蔬菜,体重增加分别减少 0.4 公斤、1.6 公斤和 3 公斤。



健康时报 寇晓文 摄

当你吃米饭或面食时,哪一个更容易增加体重?

那么,如果您通常不吃炸薯条或薯片,而您只是想知道米饭和面食哪个更容易让您发胖?

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在权威营养期刊《营养素》(Nutrients)在线发表研究发现,相比喜欢面食的人,吃米饭棒的人饭菜比较喜欢做。身体脂肪较高且腹部肥胖的风险较低,并且在 BMI(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性更强。



数据显示,对于男性来说,每周五次用米饭辅助食品代替面食的人,肥胖风险可降低 36.5%;对于女性来说,以相同频率用米饭代替面食的女性肥胖风险可降低 20.5%。因此,相对来说,吃面食更容易发胖。不过,这可能与米和面的煮法不同有关。例如,如果有同样的100克白米和100克炒饭,热量可以相差3-4倍。

少吃 5 种“隐形”增肥主食

注册营养师李媛媛2018年在健康时报发表文章,这五种主食热量高,容易发胖。少吃! ③

1.炒饭

因为是油炸的,所以没有脱离油、盐等调料。不然不但不香,还容易粘锅。这就导致很多炒饭中含有大量的油,尤其是餐馆里点的炒饭,甚至每一粒米都油光闪闪。同样,如果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饭,就会比普通米饭多消耗100到200卡路里的热量。



健康时报 毛媛媛 摄

2.炸饼、炒面、炒年糕

与炒饭类似,炸饼、炒面、炒年糕的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与原料相比,脂肪含量也增加了数十倍。尤其是吃炒年糕的时候,用糯米做的年糕非常粘。煎的时候如果油放得太少,就会粘锅,所以要多加点油。

3. 芝麻球、麻花、油条

这种油炸主食完全浸在油锅里,脂肪含量大大增加。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参考数据显示,芝麻球的脂肪含量高达30%,麻花的脂肪含量为31.5%,油条的脂肪含量为17.6%。

4、芝麻酱煎饼、煎饼

做这类食物时面团没有发酵,如果不放油的话面团会很硬。为了达到味道和质感,需要“包装”大量的油。例如,油糕的脂肪含量高达23%,芝麻酱糕的脂肪含量通常在10%以上。所以,烧饼除了油之外,还有糖。从营养和热量上来说,可分为糕点和零食。

5.脆饼面包

不同面包的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而酥皮面包、千层酥面包等“起酥面包”的脂肪含量最高。它们的酥脆口感和立体层次都离不开脂肪的贡献。类似的糕点还有凤梨酥、金钱饼、桃酥、煎饼等,都是脂肪消耗者。

来源:健康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及信息均来自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或暗示任何特定国家、政治制度、组织、种族或个人。相关数据和理论研究均基于网上资料。上述内容并不意味着本文作者同意文章中的法律、规则、观点和行为以及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对因上述或相关事项引起的任何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


若文章内容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去除。最后,如果您对本次活动还有什么其他想法,请告诉我们。评论区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