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玉米生长关键期:前期损失已造成,关注夏季是否出现极端高温

近期,我国玉米市场不仅迎来了久违的回暖行情,也迎来了农历节气“小暑”。“小暑”分三候,一候温风至。我们观察到,东北大地终于走出了低温寡照的天气,气温开始回升;同时,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十天,我国东部主雨带北抬至华北、东北及黄淮等地,整体水热条件均十分有利于北方玉米的生长和单产的回升,能否弥补播种初期干旱导致的“损失”,我们拭目以待,但今年夏季趋势天气应该总体上是有利于玉米后期生长的。

6月东北玉米主产区低温寡照,对单产不利

据我国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6月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日照正常;大部降水量为25~15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黑龙江西北部和吉林西部降水量有100~250毫米,较常年偏多3成至2倍,大部墒情适宜。不过,根据7月5日中央气象台公布月报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份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播种以来积温较去年明显不足,玉米单产前景不似去年,从右图可见,今年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玉米单产预计持平略减,仅河南或是一个丰年。

7月东北玉米主产区气温回升利于单产恢复

据JCI综合了解,由于今年春播初期东北遭遇大旱,导致不少地区玉米播种二茬、三茬,截至到7月初,吉林等地玉米三代、四代同堂的情况依旧,玉米株高的参差不齐不利于最终收获期的单产,唯有指望在拔节-抽雄阶段良好的水热条件能够弥补。目前看来,7月份天气对于东北玉米暂时有利,多数玉米已进入喇叭口期至抽雄阶段。待抽雄开始,日均温度在26-27度时玉米开始开花,温度在高于38度和低于18度时会出现雌雄开花不协调,造成秃尖和缺粒。

从下表可见,极端气温主要出现在湖北、河南、山东和河北地区,好在除了湖北以外,河南等地玉米刚刚进入拔节期,非最惧高温的授粉阶段;开始抽丝的东北区域尚未见极端高温,吉林、辽宁地区降水率偏低,在拔节至抽丝阶段仍需密切关注。

最后,从我国的中长期预报来看,未来10天(7月9-18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华南及西南地区累积降雨量有30~80毫米,部分地区有100~180毫米;未来11-20天(7月19-28日),中东部地区雨带将维持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一带,四川盆地、云南及华南沿海也有较强降雨;上述大部地区累积降雨量有30~60毫米,部分地区有100~180毫米;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多高温少雨天气。换而言之,仅我国黄淮、江淮地区高温少雨,届时对于玉米授粉的影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