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慌:中储出手,玉米还能涨
今天是9月18(周一)#秋日生活打卡季#昨日山东到货车辆再次拉涨,多家企业再次联手下调收购价,虽说幅度不大,但对现阶段的贸易商心态还是很有影响的,不过细看不难发现,昨日到货多以新粮为主,这也是企业推出新陈同价之后的必然趋势,而对于贸易商来说,目前建库的意愿并不强,由于产区未定,玉米市场的重心有所下移,不过昨日中储粮的提前收储,算是给玉米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企业角度来看,目前大规模补库基本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企业多以维持生产所需即可, 最多是在安全库存线范围内展开动作,进入中旬后,企业的底气增强,话语权开始增加,且短期内企业更偏向于把玉米重心打下去!所以即使不上量,企业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上涨!
据了解,华北及黄淮地区本月底将进入大规模收割阶段,持粮主体的建库时间也开始后移,随着玉米市场重心的下移,部分老板开始看空玉米行情, 不过在昨日中储的收储行动中,不难发现官方开始释放出积极信号,还有一点,根据天气预报显示,华北及东北地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降雨,无论是对交通运输还是新粮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
中储粮(浙江)分公司计划采购2023年产二等及以上玉米2621吨,全部成交;嘉兴起拍价2980,底价成交。
山西(阳泉)国家粮食储备库计划采购2023年产三等玉米2500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950元/吨,底价成交。
但以目前的新粮报价来看,对玉米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再加上今年关内关外的收割期不同时,玉米上量大概率会出现错峰,价格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玉米进入震荡调整期,价格的走向就看新粮到厂的情况!在昨日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说过,玉米小降难免,大降缺乏条件,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对于新粮的建库时间和价格,小编认为建库的价格最好控制在1.4元/斤以下,这样面对降价的时候进退更自如,至于时间,最好选十月到十月份大规模入市阶段,那时候的价格相对较为稳定,不过小编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就是今年新玉米高开震荡上行的概率不排除,毕竟今年无论是从种植户还是基层贸易商的角度来看挺价的心态都较为明显!当然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关注三件事,一是产情,二是持粮主体的心态,三是天气!
明年的行情如何现在还不好说,不过受到小麦的影响,预计春节前的玉米还是有上涨的机会的, 如果资金和场地足够的话,建议可以做中长期库存,至于短期库存,即收即走即可!对贸易商来说,真正建大库存的时间最好选在十月甚至是十一月份!
本周小麦的走货速度偏慢,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供需双方现在正在博弈的关键阶段,就看谁先忍不住!不过从时间角度来看,贸易商占据不小的优势,而对制粉企业来说距离双节仅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企业的生产和备货速度大概率会加快,对原粮的需求势必会有增加,小麦目前不具备大跌的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麦的主流报价依旧会维持在1.5元/斤以上!

对于今年的小麦价格,大家普遍看好中后期的市场,所以现阶段除了必须的腾库外,持粮主体的心态还是很坚挺的,再加上近期储备小麦采购价格不断向上,也对小麦价格上涨存在一定支撑。更别说四季度本身就是面粉消费的“黄金期”,所以小麦注定下跌的说法至少目前来看是错的!不过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新玉米大规模入市前后,小麦持粮主体的腾库是否会加速,市场流通价格是否大幅度增多!
备注:以上对现阶段玉米 小麦市场行情的分析仅代表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阅览,不作为投资依据,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投资有风险,贸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