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抽雄之后,容易起腻!注意防治

一、概述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蚜虫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为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是玉米蚜虫。玉米蚜虫为害玉米穗部,是内吸性害虫,主要通过吸取玉米的汁液阻碍玉米生长,对玉米危害极大,需重点防治。玉米蚜虫一年发生10-20代,玉米扬花期是蚜虫繁殖也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如果田间杂草比较严重,玉米蚜虫发生也比较重。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发生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二、形态及特征

玉米蚜虫长有浅绿色的翅膀,形状分为椭圆和细长两种,头部为黑褐色,尾片短小呈现黑色,有明显瓦状纹,两侧各有两根弯曲的用来感知的长毛。

三、生活史及习性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2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即孤雌繁殖)。玉米蚜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过冬,生存性明显强于其他害虫。待到春天气温回升玉米蚜虫便会繁殖带来危害,玉米蚜虫繁殖极快,科学数据表明,平均5.5小时就能繁殖一代。

四、危害

一般来说7月中下旬为玉米蚜虫危害高峰期,玉米蚜虫进入玉米田后,以群居为生,多以玉米的心叶为主,经过繁殖后又向玉米植株的下部入侵,玉米蚜虫吸食植株汁液为食,导致植株的营养运输出现问题,使植株停止生长,导致植株发育不良,而其排泄物蜜露可引起玉米患上病害,严重阻碍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玉米减产。如果田间杂草比较严重,玉米蚜虫发生也比较重。

五、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强化田间管理,彻底清除田间杂草防止蚜虫过度发生。

2. 物理防治:由于玉米蚜虫对颜色有趋向性,对黄色来说玉米蚜虫趋向性较大,可在田间摆放黄色粘板立于玉米果穗周围,利用玉米蚜虫对黄色的趋向性及粘板的粘性来防治玉米蚜虫的发生及为害。

3. 天敌防治:由于玉米蚜虫在自然界中的天敌较多,如瓢虫、草蛉、食蚜蝇及蜘蛛等,都为玉米蚜虫的天敌,故可在田间保护天敌,利用天敌进行田间蚜虫的防治。

4.化学防治:可在播种前用吡虫啉拌种作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外,当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喷施化学药剂,玉米蚜虫与玉米螟虫的生活习性相似,治理蚜虫的最好化学方法,便是在玉米心叶期将治理蚜虫和玉米螟虫结合起来,用15%抗蚜威5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交替喷雾2~3次,在玉米蚜虫繁殖高峰期对玉米蚜虫数量有一个很好的控制,其次还有吡虫啉、噻嗪酮、啶虫脒等效果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