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害对玉米有何不良影响,如何减轻?
玉米发生涝害后,土壤通气性能差,根系无法进行呼吸,得不到生长和吸收肥水所需的能量,因此,生长缓慢,甚至完全停止生长。遇涝后,土壤养分有一部分会流失,有一部分经过反硝化作用还原为气态氮而跑入空气中,致使速效氮大大减少。受涝玉米叶片发黄,生长缓慢。

另外,在受涝的土壤中,由于通气不良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发生烂根现象。在发生涝害的同时,由于天气阴雨、光照不足、温度下降、湿度增大,常会加重草荒和病虫害蔓延。
如何减轻涝害对玉米植株的危害?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
及时整理田间植株
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培直,并洗去表面的淤泥,以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

及时中耕土
排水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状况严重失调,必须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及时增施速效肥
作物经过水淹,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和增加产量十分有利。在植株恢复生长前,以叶面喷肥 (如 0.5%~1%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为主;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根部施肥,每亩追施碳酸氢10~15千克以减轻涝灾损失。

及时防治病虫害
涝灾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作物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适于多病虫害发生,要及时进行调查和防治,控制蔓延。
补种玉米
对受淹时间长、缺苗严重的田块,灾后应及时重新播种或改种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