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时期如何管理?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要高产稳产,除了玉米品种外,田间管理相当重要,中耕、培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玉米开花期的田间管理也就是玉米拔节到抽雄时期的田间管理,重点在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穗多、穗大、粒多方面。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个阶段玉米田间管理有什么技术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一、肥水管理: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时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进行,生产上叫攻秆肥。施攻秆肥在于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促进雌穗顺利分化。第二次在抽穗前,就是在大喇叭口时进行,一般叫攻穗肥,对增加果穗数量和每穗粒数作用很大。玉米穗粒期是玉米根、茎、叶的营养生长与雄穗、雌穗分化发育生殖生长并进的双旺时期。这个时期地下次生根已经建成,处于向土壤纵深发展,同时地表茎节发生支持根。
茎、叶也处于生长速度加快的旺长时期,从拔节到抽雄吐丝期,植株叶面积比苗期增加5—10倍,植株体积增加10倍,干物质重量增加20—30倍。与此同时,玉米植株内部雄穗、雌穗迅速分化与发育。这个时期是玉米吸收肥、水量最多的时期,是玉米产量器官建成的关键时期,肥水供应充足是保证玉米秸秆粗壮穗大、穗多、粒多和产量高的重要因素。因此玉米穗粒期必须重施穗肥。生产实践证明,重施穗肥可以增产15%以上,是玉米穗粒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玉米拔节到抽雄时期需要的水肥最多,这个时间如果遇到干旱,土壤缺水,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干旱程度灌溉1—2次。一般在第一次轻浇拔节水,第二次抽穗前重浇攻穗水,这样可以促进穗大粒多,达到高产。

二、中耕、培土和摘除分蘖:
1、中耕,在玉米穗期要进行中耕两次,中耕可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良好,增强并且延长根系的生活力,促进次生根多发与深扎,扩大吸收面,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土和促进支持根的发生与入土,促进玉米上部茎叶生长及雄、雌穗的分化与发育。穗期中耕因为改善了土壤通透性,能够协调土壤中水、热、气状态,促进微生物活动,有利于有机养分的分解,同时可以消灭杂草。一般在拔节后深中耕9—12厘米,切断部分侧根以利根系下扎,同时促进支持根的发生与入土。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再进行一次中耕,以透气、除湿,减少病虫滋生。
2、培土,玉米培土的主要作用是加厚茎基部的土层,促进支持根多发与入土,扩大根系吸收水、养分范围,有利于防涝抗旱,提高土温,通风除湿,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培土的时间通常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施肥进行,培土的时间不能早或者过晚,培土过早,由于地表1—3节为支持根的发生部位,受到泥土培壅会影响支持根的发生,或者使支持根发生节位变高,不利于玉米正常生育,培土过晚又会对支持根入土不利,使支持根不能正常入土,以致影响支持根对营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因此穗期培土必须适时。
3、摘除分蘖:玉米在拔节前,有的植株有分蘖长出,这些分蘖一般是不能结穗的,而且还要消费养分和水分,可以结合中耕除草把分蘖摘除掉。

三、病虫害防治
1、防治粘虫:粘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粘虫发生比较迅速,要根据预测预报和虫情进行适期防治,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之前,每亩可以喷洒2.5%敌百虫粉剂1.5—2公斤防治。也可以利用成虫产卵习性在田间插谷草把,引诱成虫产量卵,然后烧毁草把,消灭虫卵。
2、防治玉米螟,玉米螟是常年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喜欢食玉米的嫩心叶,出现花叶或者排孔,玉米抽雄后钻入秸秆、果穗为害。防治方法是当玉米叶呈现喇叭口时,用细泥土12.5公斤与25%杀虫双水剂500克,拌成颗粒状,在抽穗前5—7天,分别撒入玉米心叶内,每株1克左右,每亩施用颗粒剂3—4公斤。也可以用杀虫环原粉对煤灰200倍,或者用20%杀灭菊脂乳剂对煤灰200倍拌成毒砂撒用除治。
3、防治黑穗病,玉米黑穗病一般在玉米茎秆中部果穗上或者天花上着生病瘤。防治方法,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拔除病株或者切割病瘤,以及药物防治等。
4、防治大、小斑病,大斑病是在玉米生长1—1.2米高时,叶片上出现青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周围绿暗褐色,中部浅褐色霉层,在后期严重时,病斑纵裂交错蔓延使叶片青枯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小斑病是在玉米抽雄开花时发生比较多,开始在叶片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为椭圆形,周围有紫白色斑点,以后病斑中部成淡褐色或者黑灰黑色,严重时叶片枯死。大小斑病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发病后,及时用50%退菌特0.5公斤对水400公斤,或者用50%稻瘟净乳剂0.5公斤对水250—300公斤,每亩喷洒药液75—100公斤。

四、玉米去雄,在玉米抽雄散粉前拔除部分雄穗,使去雄植株的水、养分集中供给雌穗发育,可以增加穗长、粒数和粒重,减轻秃顶,一般玉米去雄可以增加产量10%左右。去雄可以改善玉米群体光照条件,可以使植株上、中、下部的光照强度增加,玉米千粒重增加10克,虫蛀减少13—58%,植株高降低22—23厘米,秸秆倒伏率降低19—25%。去雄宜在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进行,阴天不宜去雄。去雄时要隔行或者隔株进行,注意去弱株留强株,去雄数量不要超过全田株数的三分之一。
五、玉米人工辅助授粉,在抽雄吐丝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保证雌穗正常授粉、现在受精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可以增加产量8—10%左右。玉米工辅助授粉要在晴天上午9—11点进行,每批次收集50—100株的花粉混合后逐株抖在雌穗柱头(花丝)上,隔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以由两个人拉绳从行间走过,摇动雄穗使花粉落到花丝上。在花粉量不足或者缺乏花粉条件下可以预留采粉地,一次性采粉混合后用授粉器逐株授粉,效果也是很好的。雌穗苞叶过长的品种,可以剪去顶端3—5厘米,使花丝及早抽出,增加受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