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处可见的玉米,当初究竟是从哪条路进入中国的呢?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有关中储粮集团停止收购玉米的谣言,在官方辟谣之前曾经一度引发玉米种植农户的恐慌,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玉米种植业在当今农业生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玉米作为如今中国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其却并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而是在明代时从海外传入的,那么玉米的传入路径是什么,其又对明清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玉米的传入路径

玉米本是美洲本土作物,直到哥伦布航海到达美洲后,这种优秀的粮食作物才被带到欧亚大陆,并迅速成为中亚等地的重要种植作物。

中国古籍中对玉米形态的初次描述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在此后有关玉米的记载开始频繁出现在地方方志之上,因此玉米传入中国的年代基本可以确定在明朝中期。

如今的玉米田

但对于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学者们却有不同的看法,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证据提出了三种可能。

第一种学说认为玉米是从欧洲传到了麦加,之后通过原丝绸之路进入到我国西北地区,并逐渐向内陆传播,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是安徽颍州地区的地方志在1511年便记载了一种叫做“珍珠秫”的植物,学者们认为这就是现在的玉米。

但这种说法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哥伦布在1492年才到达了***,玉米在刚刚运到欧洲的时候一度被当做观赏植物种植,其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最早也在十六世纪初,而1511年安徽地区就有人种植玉米未免显得太快,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种说法提出玉米应该是从海路传播到了东南亚菲律宾等国,之后其又通过贸易商的船只到达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逐步向中原传播。

此派学者提出这一说法的理由在于在《广东新语》一书中,提到了玉膏黍这种作物,他们认为这就是玉米,但此书成书于1700年,此时玉米已经在中国广泛存在,并不能证明其是从广东地区传入的,更重要的是在十六至十七世纪,并没有东南亚地区种植玉米的记录,因此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也并不高。

正在分拣玉米的印度女性

结合之前的分析,学界的第三种说法目前被公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即玉米先从欧洲传 到印度、缅甸等地,再由印、缅引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

二、玉米的推广

根据这一传播路径,玉米应当先出现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这些地区的百姓在得到玉米种子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种外来作物的优势,尤其在云南部分地区由于多是山地,因此传统作物的种植受到很大限制,但玉米在丘陵及山地的生长能力更强,对于土地的要求也更少,因此其很快成为当地的优势作物。

云南地区的玉米田

根据1574的《云南通志》记载,当时云南府、大理府、腾越州、蒙化府、鹤庆府、姚安府、 景东府、抚宁府、顺宁州和北胜州都种植了大量玉米。

进入西南地区之后,玉米便开始向全国各地传播,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百姓在第一次接触玉米的时候,都将其作为一种水果种植,比如安徽各地“莱圃偶种一二,以娱孩稚。”

但在尝试种植后,玉米优秀的产量便让当地百姓刮目相看,不到四十年后,曾经将玉米视作蔬菜瓜果的安徽地区便开始在大田中大量种植玉米,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玉米从中部地区传入华北并得到广泛种植,但在华北平原上其并没有取代小麦成为优势作物,但在清政府开放东北地区之后,闯关东的百姓将玉米带到了东北平原之上,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玉米,到十九世纪末东北平原上就已经出现了大片的玉米地,玉米也成为了东北百姓最重要的口粮。

堆满玉米的东北村落

在向北传播的同时,玉米也进入了我国的东南地区,岭南地区丘陵遍布的地理条件也让玉米大受欢迎,到十八世纪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把玉米和过去的五谷并称为六谷了,这也说明了当时玉米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玉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进入清中期之后,我国的政治局势逐渐稳定,国内人口数量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日益增长的人口导致我国的农民平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很多地方的农户陷入了入不敷出的艰难境地。

田间劳作的清朝农民

为了满足家庭的生活需求,从清代中期开始我国各地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开荒团体,他们深入荒芜的山地和丛林,尝试开辟新的农田,在这群人的努力下,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但这些地块一般位于沟谷之中,并不适合种植传统作物。

于是人们便开始在这些新的耕地上种植玉米,相较于传统作物,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更低,灌溉难度也较小,这令这些耕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当时的百姓提供了重要的粮食补充,是中国人口得以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酒厂工人在处理玉米

此外玉米还被当时的百姓用来酿酒,这主要是因为在酿酒之外,其剩余的酒糟可以用来饲喂家猪,即使不用玉米酿酒,其废弃部分也可以添加到饲料之中,因此玉米的广泛种植还推动了养猪的兴盛,这令清代百姓的肉食需求得到了满足。

写在最后

玉米作为一种外来经济作物,其依靠着极高的产量和易于栽培种植的特点迅速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农业作物之一,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清时期由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还间接推动了我国耕地面积的增加。

如今玉米依然在我国的农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中储粮谣言之所以牵动人心也正因为此,在国家日益重视粮食安全的今天,玉米的种植与储备也是工作的重心,在此笔者希望大家日后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再被这种荒诞的谣言所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