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玉米去雄?去雄后能增产100斤,为什么老百姓不去做呢?
我相信农民朋友们对玉米都不陌生,对玉米的种植技术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你能掌握全部的高产栽培的技术和方法吗。玉米高产栽培有很多措施,比如地块和品种的选择,施肥时间的早晚和施肥量的多少,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控等等,今天我要讲的是玉米去雄,农村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玉米去了雄,力气大如牛”,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玉米去雄技术确实可以增产百分之十左右。
(一)什么是玉米去雄
通俗的讲玉米去雄就是去掉雄穗。在玉米雄花散完花粉后70%左右后,把玉米穗棒三叶以上的部分全部割的一种增产技术。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授粉,玉米地边缘4—5行的植株不宜去雄或少去雄。去雄数量要根据玉米的田间长势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去全田的1/3左右为宜。我们老百姓都知道,玉米雌雄授粉后玉米才能接棒。雄花穗生长在玉米茎杆的顶部,雌花穗生长在玉米的中部位置,雄穗散花以后,花粉掉落在雌穗上,这就是授粉的过程。
玉米去雄不是在雄穗刚发出时就去掉,这时去雄会导致无花粉散落,会造成玉米棒“有穗无粒”的现象。玉米去雄一般是隔行去雄,或者是在抽穗快结束的时候,全部去雄。在雄穗露出顶叶6-7cm且还没有散粉时,这时去雄是**时间,增产效果也较明显。这是因为雄穗的的茎杆较脆嫩,而且雄穗的茎节部位粘连不牢,容易拔除,后期玉米茎杆成熟、茎节粘牢,这时去雄,不仅不易拔除,而且拔除时极易将顶叶拔除,茎杆也易损坏,不仅达不到去雄的效果,还会影响产量。
(二)玉米去雄为何增产
1、植物的养分都是输送到植物顶端,而玉米去雄后植株的养分会转移到玉米穗上,同时玉米雄穗中的花粉数量很大,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水分和养分。去雄后有利于雌穗的发育,去雄后玉米雌穗提早抽丝2-3天,花期相遇好,授粉充足,降低空杆率,提早成熟2-4天。
2、去雄后可以降低植株25cm左右,提高了田间的通风性和透光性,尤其是种植过密的地块,玉米去雄以后,能遮光的茎叶减少,加强了光合作用。去雄后抑制了向上生长的趋势,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转向玉米棒,提高了千粒重,和玉米籽粒的发育程度,显著降低秃尖缺粒的问题,对预防倒付也有很大作用。
3、玉米生长后期是玉米螟的高发期,玉米螟会聚集在大喇叭口内取食,先啃食雄穗,降低花粉数量,产的卵孵化后也残食其它部位。去雄后,可将害虫一起拔掉,带出田外掩埋,降低了虫害发生机率,提高玉米产量。
(三)为什么现在老百姓玉米不去雄呢
1、玉米去雄一般都是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进行,如果去雄时间掌握不好不但不增产反而会引起减产。这个时候也是温度最高的时候,平均温度都会达到30℃以上,这种天气去给玉米去雄,老百姓肯定不愿意,毕竟太费时、费力了,对去雄后的增长效果也抱有怀疑态度。
2、现在农村种地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对于这些技术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去雄时机过早的话,反而会因为玉米植株无法授粉而造成大面积减产。同时去雄需要大量的人力,地面积较小的还可以人工去雄,种植面积大了就不现实,同时玉米植株较高,作业时会对很多玉米叶造成折损,导致光合下降,造成减产。因此玉米去雄很难规模推广。
我家没有玉米地,如果有我肯定尝试去雄,看看去雄后产量到底能增加多少。有给玉米去过雄的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