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回老家七天,帮大哥掰了三天玉米棒,把我累瘫了

今年天不作美,收秋的季节天天下雨,大哥种的二十亩玉米大型收割机不能进地,只有人工掰玉米棒了。

还好赶上十一放假,我和儿子,侄女也都从杭州回到老家,加上三个上学的侄儿也全部回来,我们家掰玉米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加上大哥大嫂,一共有八个人。

大哥一声令下,八个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前往八十亩稻田(地名)掰玉米棒,我们出发前都做了全副武装,脚上穿着雨鞋,上衣穿着长袖,手上戴了手套。我还特意戴了帽子。

老天长时间下雨,地里积水很深,玉米叶又刺啦,一旦下地干起来,就没地方休息,掰玉米是对体力和耐力一次严峻的考验。

八十亩稻田(地名)一共有两亩地,八个人下地,呼啦啦站了一大片,我们计划一个下午把它掰完,拉回家。

开始掰玉米,侄女和我儿子靠边,我和三个侄儿在中间,大哥和大嫂靠另一边,我们一趟揽过去,正好揽完。

侄女和儿子毕竟年轻,他们手脚麻利,而且边上的玉米相对稀疏,他们很快掰到了前面,甩我们一大截。三个侄儿还小,虽然手脚不停,还是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怕他们着急,就一直和他们一起,看到哪个落后,就帮着去掰一会儿。

大哥大嫂边掰玉米还要边往外扛玉米棒,一袋子玉米棒特别沉,大哥身体不太好,每当大哥去扛,嫂子总会抢过去自己扛着就走,我大嫂没有文化,高高大大,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几十斤的玉米棒袋子,随便搭一把手,扛着就走,走在泥泞不堪的地里毫不吃力。

看着大哥大嫂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特别令人羡慕。

侄女和儿子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掰到了头,我们约定是谁掰到头就可以休息,不用帮别人,他两个还真听话,掰到地头也不管地上湿不湿,一屁股就坐在了地埂上,看样子是累的不轻。

大哥掰着玉米,还不忘给三个上学的侄儿上课,看看地里干活多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是在地里干活。侄儿们顾不得说话,一个个埋头苦干,都想早点掰到头可以坐地埂上休息休息。

快五点的时候,两亩地的玉米棒终于掰完了,我一屁股坐在地埂上,也不讲究干净肮脏。这个时候天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刚暖干的衣服又淋的潮唧唧的。


和我哥家地挨着的玉米被淹死了,成了一片荒地,我大嫂说,这家女人太懒,下大雨不知道改水,把一块好玉米糟蹋了。

玉米掰完,一天的工作完成了。我们又踩着泥泞的土地往家赶。

大嫂说,回家给我们做好吃的,然后好好休息,明天下午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