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榨油机热销,自榨油安全吗?
近段时间以来,受“煤制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影响,自榨油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家用榨油机随之出现热销现象。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家用榨油机的搜索量急剧攀升,部分商家更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销量大幅增长。自榨油真的安全吗?家用榨油机性价比高吗?
家用榨油机销量高企
受“煤制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影响,不少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自榨油。
在电商平台搜索家用榨油机,可看到几十种品牌不同、款式各异并在功能上声称全自动乃至智能化的小型家用榨油机在售,售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在淘宝平台,有品牌今年以来累计销量达4000余件;在京东平台,多家品牌的产品出现了30天加购飙升5倍、15天加购飙升400%的现象;在小红书上关于家用榨油机的笔记也有1600多篇。某家用榨油机品牌旗舰店销售客服向记者表示,如果有需要,要尽快下单,一些型号快要卖断货了;有部分店铺更是表示在半个月里收获了大半年的销售业绩。
与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的评价。“榨油机出油率低且清洗麻烦,自榨油并不划算,成本太高。”有消费者如此表示。“之前流行的和面机、面条机、酸奶机等都跟风买过、用过,用起来不方便,也没太大用处,用过一两次就当废品扔了。”更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不会跟风购买。但也有消费者认为,“自榨油无添加,吃一点榨一点,吃起来放心。”
“购买家用榨油机来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它的性价比其实并不高。”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家用榨油机受到‘煤制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影响,短期内市场销售量应有一定上升的可能。但榨油需要非常严格的工艺技术条件,同时还需要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配合才能保障油品品质。基于此,未来,家用榨油机应该不会大面积或者说持续热销。”
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在家自己榨油,“边榨边吃”更安全吗?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品牌声称全自动家用榨油机的榨膛、榨杆所用材质为食品接触级304不锈钢,有的品牌整个机身都为食品接触级304不锈钢材质。甚至有部分品牌的小型榨油机做到了智能化升级,一键触达。另外,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家用榨油机会配备简单的过滤网来保障油品品质,也有品牌企业声称智能化家用榨油机榨出的油品质能达到国家标准。
“消费者自己购买榨油机榨油的食安风险很大。”浙江天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革告诉记者,比如用花生榨出的第一道油叫毛油,含有大量的水分,远超国家标准油脂中水分含量少于1%的要求,所以要进行脱水处理。另外,毛油里还含有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1类致癌物,尤其是黄曲霉毒素,200多度高温都无法将它彻底去除,需要通过精炼工艺去除后才能食用。同时,在油脂精炼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大量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这也是目前食用油企业在工艺上所面临的痛点,小型家用榨油机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不同油料榨出的油脂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同,还需要通过工艺技术尽量把不同植物油中的特有营养物质提炼保留,这点家用榨油机很难做到。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自榨油还存在杂质脱不掉、油体比较浑浊等问题,这种浑浊会影响油的风味、口感。而且植物油本身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容易氧化变质,需要妥善保存;放得时间越长、越容易氧化,食安风险也就越大。
业内人士也认为,自榨油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食用油的食品安全问题。食用油的原料为花生、菜籽等,易存在霉变变质问题,抑或是农残污染,榨出的油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市场上出售的油料质量参差不齐,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导致在榨油过程中可能引入有害物质。此外,家用榨油机的清洁和维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榨油机在使用后未能彻底清洁,残留的油渍和油料碎屑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下一次榨油时污染新鲜的食用油。家用榨油机的设计虽然趋向简便,但要彻底清洁每一个角落并非易事,长期使用后可能积累细菌和霉菌。在使用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榨油过程中控制不好温度和压力,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过高的温度会破坏油料中的营养成分,甚至生成有毒物质。
如何选择食用油
对于日常生活中食用油的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专家建议:
选择更加健康的压榨油 压榨油是用物理压榨的方式从植物种子中榨取油。此方法的优点是保留原油的芳香与营养,缺点是出油率较低,价格更贵。
根据烹调方式选择不同的食用油 有的油在加热中产生的异味和烟味很少,适合用来爆炒。有的油会迅速产生异味和烟味,适合用来凉拌。油冒烟时,油烟里会含有丙烯醛,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也会增加肺癌风险。因此,在做饭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做法,选择不同烟点的油。
爆炒煎炸时温度高,应选择用烟点高的油,如猪油、黄油、葵花籽油等。凉拌温度低,可以选用烟点低的油,如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如果记不住油的烟点,可直接选用烟点高的油,烟点越高,可使用的场景就越多。
另外,食用油烟点的高低与油脂的加工工艺也息息相关,通常精炼过的植物油烟点更高。因此,如果看到“初榨”“特级初榨”“冷榨”字样的油,最好不要用来炒菜、油炸等。
不要长期食用一种食用油 动物油、植物油所含脂肪酸、维生素不同。为满足人体对多种脂肪酸及维生素的需求,不要长期食用一种食用油,应尽量购买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以确保不同种类脂肪酸摄入均衡。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选择玉米胚芽油 玉米的营养主要集中在玉米胚芽中,玉米胚芽油是种非常好的健康保健油。它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6%,人体吸收消化率达98%以上,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普通植物油,并富含卵磷脂、胡萝卜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肥胖患者和老人的理想食用油。不过,玉米胚芽油虽好,也要经常换油吃,才有益身体健康。
(袁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