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 玉米最怕得这个病,玉米瘤黑粉病只要得上就会感染一片田

我们种玉米就怕得病,得病后的玉米和没有得病的玉米对比下明显不一样,长势也差了很多。那今天就给你介绍下玉米怎么预防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它常见表现为在玉米的气生根 茎 叶 叶鞘 腋芽 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组织出现大小不同的病瘤。瘤黑粉病的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玉蜀黍黑粉菌,多数感染植株幼嫩组织,而发生的部位多为肿瘤。

病瘤状态为接近球形 椭圆形球形 角型或者不规则形,有的会单生 串生或叠生。病瘤初期为银白色或者浅绿色 有光泽 内部白色 肉质多汁,并迅速膨大,然后逐渐变成灰黑色。有时略带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水份失去后外膜破裂,散发出大量黑粉,就是病菌的冬孢子。

叶片上肿瘤多分布在叶片基部的中脉两侧,以及相连的叶鞘上,病瘤常为黄 红 紫 灰杂色疮咖病斑,成串密生或呈粗糙的褶皱壮,瘤小且多,成泡状。

茎上病瘤常常由各节基部生出,大部分为腋芽受侵染引起,雄穗抽出后部分小穗感染长出长囊状或者角状的小瘤,多几个聚集成堆,有的在雄穗轴上,病瘤常生于一侧,似长蛇状。

果穗受害多在上半部或个别籽粒生长病瘤,病瘤一般比较大,或多病瘤聚集一起成花状,常突破苞叶外露。

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的病害,病原菌可以在玉米生育期的各个阶段,侵染植株地面上的幼嫩组织。病原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 病残体 未腐熟的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侵染源。越冬后的冬孢子 主要从玉米幼嫩组织和伤口入侵,例如掐除拧心的夏玉米,该病极容易发生,瘤黑粉病菌可随气流和雨水分散传播,也能被昆虫携带进行传播。

玉米瘤黑粉菌成熟后遇到适宜温度 湿度条件就能萌发。它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6-35度,在水滴中或在98%-100%的相对湿度下都可以发生。该病在玉米抽雄开花期发病较重,晚春播 夏玉米发病较重,遇微雨 多雾 多露天气发病重,生长前期干旱 后期多雨高湿 或干湿交替 有利于发病。

玉米螟,高粱条冥等钻蛀性害虫既可以传带病原菌又造成伤口,因此虫害较重的地块发病较重。遭受暴风雨或冰雹袭击后,植株伤口增多的地块发病重;病田连作,密植地块,便施氮肥的田块,通风透光不良,玉米组织柔嫩 发病重。

防治方法: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减少菌源的农业防治为主,以药剂拌种,治虫防病的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有些农药厂家为了推销农药,宣传有些种衣剂可以预防瘤黑粉病,实践证明种衣剂的防治效果并不明显,只能杀死种子表面病菌。

1:种植抗病品种,比如郑单958 鲁单818 豫玉23 中地77 沈玉29 登海605 等。

2:农业防治,重病田块实行两年以上轮茬种植,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秋季深翻,将病原菌深埋,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加强肥水管理 均衡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贪清徒长。平衡施肥,增施钾肥 补施锌肥 硼肥等微量元素。抽雄前后适当时期灌溉 防止干旱,加强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的防治,减少伤口,在肿瘤未成熟破裂前 尽早摘除病瘤并深埋销毁。

3:药剂防治,对带菌种子,可用于杀菌剂进行拌种处理,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90克拌种100千克;或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克,兑少量水成糊状,拌玉米种子3-3.5千克;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6-9毫升拌种100千克。也可以在玉米抽雄前用咪鲜胺 烯唑醇 丙环唑 三唑酮 氟菌唑 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雾,可有效预防瘤黑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