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增收,无公害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农户值得参考

鲜食甜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随着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必须提高鲜食甜玉米产量,为此,相关部门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并针对无公害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研究,从选地、选种、播种、移栽、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到采收全过程进行对应技术分析,为提高鲜食甜玉米产量研究出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1 地块与品种选择

与其他类型玉米种植基地间隔至少300 m以上,否则需要控制栽培时间,主要体现于开花授粉期,与邻近种植的其他类型玉米开花授粉期错开至少30 d,避免串粉现象发生;保证鲜食甜玉米种子为优良品种,从正规经销商处获得,品种分为早熟和中晚熟两类品种,在选择品种时,需要结合实际种植需要以及地块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土壤肥沃,可选肥力较高的松软土壤或者砂土壤;水源充足、排灌便利;该地块近三年无种植玉米情况,避免连作。

2 适时播种

鲜食甜玉米播种,一般有季节性特点,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等情况来定,播种季节在春、秋两季。春季播种基本是在三月中旬开始,四月初结束,播种周期在15 d左右,温度需要保证在12℃以上,为了更好的育苗,可选用小拱棚方法实施播种育苗。秋季播种基本是在七月下旬,结束时间为八月上旬,播种周期在20 d左右,一般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育苗,分别是苗床育苗、营养钵育苗。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播种深度都应该控制在2~3 cm之间,不宜过浅也不宜过深,保证土壤平整保墒。

3 移栽

等玉米苗长出三到四片叶时,才可以成为壮苗,才符合移栽要求。移栽过程中要注意天气,规避强风狂雨等恶劣天气。由于玉米属于喜肥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肥量较大,因此,移栽前,需要进行底肥处理,保证基肥充足,为玉米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与条件。基肥通常以有机肥为首选,施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硫酸锌、三元复合肥等肥料进行混拌,施肥主要以穴施和沟施两种方法为主,施肥后,利用松软土壤进行覆盖,厚度在六厘米左右即可,不宜过厚或者过浅。在培育的玉米苗种以壮苗为主选进行移栽,壮苗成活率较高,同时尽量控制幼苗大小的均匀性,这样便于后期管理。移栽标准:株距为30 cm、行距为50 cm、按这样移栽标准每公顷可移栽玉米苗五万株左右。

4 管理与采收

4.1 田间管理

玉米长出四到五片叶时,选用尿素勾兑水,进行淋施,能够有效提高根系生长状况,是提供玉米生长环境所需条件的第一步。玉米长出六片叶左右时,进行松土、施肥、除草处理,并做好培土工作,选用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采用点施方法,据玉米茎秆10 cm处的哇面上,保证点施均匀,并且每颗玉米苗处都要点施到,点施后土覆盖,大喇叭口期增施复合肥进行第二次培土。玉米抽穗后3~4 d施复合肥,同时用磷酸二氢钾、植宝素等进行根外追肥,以提高结实率。以上每个阶段施肥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定量。尽早除去分蘖和分穗,每株保留一个穗。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在玉米生长阶段应及时浇水。苗期适当蹲苗,每次追肥后浇水。

4.2 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纹枯病发病初期用U井冈霉素,或爱苗乳油进行防治,喷药时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大斑病、小斑病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锰锌喷雾防治,在心叶末期至抽丝期喷施。播种前用辛硫磷对水浇施,或用米乐尔混细沙撒于种植行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用杀虫双喷雾防治。粘虫用乐斯本喷雾,或锐劲特悬浮剂液喷洒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大功臣(蚜虱净)进行防治。药剂用量以及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调配。

4.3 适时采收

春季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适宜采收期一般只有3 d;秋季采收期处于凉爽季节,适宜采收时间较长。采摘时间通常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温度较低,便于储运和销售。

5 结语

由于云南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特殊,海拔高,属于南亚热带地区,土壤多为红壤土、黄壤土石灰岩土等,土壤营养成分较高,水分充足,酸碱度微酸性至中性,适合种植鲜食甜玉米,采用无公害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其实任何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被忽视,特别是需求量越来越大的鲜食甜玉米种植过程更是如此,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提高种植产量,才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