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研究: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文丨麦田
编辑丨麦田

甜玉米是子粒在发育的乳熟末期,干基可溶性糖含量(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还原糖和蔗糖等非还原糖)不小于10%的玉米类型,主要用于鲜食,包括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甜玉米三类。

甜玉米具有口感甜、脂肪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等优点,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已成为健康时尚的休闲食品。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甜玉米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市场需求量和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20年黑龙江省生产甜玉米果穗量达2.8亿穗。
但目前生产上甜玉米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没有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做技术依托和技术保障,甜玉米生产上出现生产环节繁琐、生产成本高、氮肥用量多及品质差等问题极为突出,甜玉米发展瓶颈逐步显现。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甜玉米生长期短需肥量少的栽培特点,经过2018—2021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鲜食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该技术实现了甜玉米的肥料减施并一次性施入,减少了农机作业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解决了如遇连雨天玉米生长过快错过**追肥时期而造成减产的难题,为甜玉米生产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要点
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在轮作倒茬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少耕、减肥、减药等技术措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主要具体技术措施可归纳如下。

1.选地及轮作倒茬
①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保水保肥、通透性好及耕层养分含量高的壤质地块。
②轮作倒茬
有条件地区可选用三区轮作即甜玉米—大豆—**的轮作方式进行种植,因甜玉米抗性差,与**轮作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进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2.三秋作业及高效施肥
① 三秋作业
实行三秋作业即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对于**或大豆茬口田块可采用联合整地机对土壤进行旋耕起垄施肥一性完成.
对于玉米茬口的田块可采用灭茬、深翻、耙地及起垄等作业环节来完成三秋作业,通过三秋作业能充分利用越冬雨雪的墒情保障第二年春季出苗的质量,为第二年的春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高效施肥技术
目前树脂包膜尿素是一种新型氮肥,可实现氮素的逐步释放,而且持续时间长,一次施用可满足甜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对氮素的需求,减少施肥次数。
另外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采收期早,在田间的需肥时间较普通玉米要少30~40d左右,结合这两方面的特点可采用高效减量施肥技术。
具体施肥方式是将两次施肥改为一次施肥,采用普通尿素与长效氮肥作种肥按4:6比例混合,同磷钾肥一次施入,施氮量较常规施肥减少10%。

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例,每亩(1亩约等于667m2,下同)具体施肥量为普通尿素5.63 kg,树脂包膜尿素15.5kg,磷酸二铵12.0kg,氯化钾8.0kg,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每亩折合少施尿素2.87kg。
通过该施肥方法可简化中耕次数,一次中耕深松取代三次中耕管理,减少了机车的作业次数,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3.精密播种
①种子选择
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甜玉米品种。

一方面,要考虑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是否适合市场的需求和应用方式来选择;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是否符合种植地的气候条件。
②种子处理
选用纯度98%以上,净度100%,发芽率95%以上的甜玉米种植,有利于机械播种。甜玉米出苗期易受地下虫害危害,应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播前2天用先正达满适金+锐胜按1.0 g+1.5 g/1 kg玉米种子拌种包衣,防玉米病害和地下害虫。
③播种时间
由于甜玉米种子质量较轻拱土能力弱,要求0 cm~5 cm地温连续5天稳定达到12℃可播种。

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例,一般在5月10日开始播种,最迟播期不超过6月20日。生产上可采取分期播种,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和播种期,每隔7~15 d播种一期。
④播种方法
要求每穴下种量为一粒,播种密度为每亩3 600~4 000株,保证有效穗数达到3 500~3800穗。机械播种要求行速均匀,播种深浅、株距和行距都要均匀一致,误差要小于1cm。
⑤镇压方法
用铸铁镇压器对播种后的田块进行镇压,机车行驶速度要慢些,镇压程度以镇压后脚踩上土壤留有浅脚印为宜。

4.田间管理
①化学除草
甜玉米苗田除草可采用苗后茎叶处理,在玉米苗后3~5叶,禾本科杂草3~5叶,阔叶杂草2~4叶时进行苗后一次性除草,选择无风且温度20℃以上的天气进行喷施。
随着农药助剂的使用,可有效对玉米田除草剂起到减量增效的作用。
例如有机硅、卵磷脂、植物油类等新型农药助剂可在苗后茎叶处理可减少农药施用量20%~30%左右,田间杂草可选用90%莠去津1 050 g/hm2+30%苯唑草酮75 mL/hm2+硅力助剂除草。

②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防治。甜玉米糖分含量高,防治玉米螟是防治虫害的重点,一旦发生对甜玉米的成品率会产生很多的影响,玉米螟应以预防为主,具体方法根据生产需要和农户的生产条件选择,常用的方法有:
在玉米螟卵始盛期放赤眼蜂三次,亩放蜂量15 000头,每次每亩地放蜂5 000头;
在心叶末期利用田间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施BT(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亩用量25g;
在玉米抽雄10%~30%时飞机叶面喷雾,每亩2.5%高效氯氟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或10%氯氰菊酯或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20~25 mL。

蚜虫防治。散粉后易受有蚜虫危害,应在其扩散前喷施药物防治蚜虫。
每公顷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20 g,或35%吡虫啉悬浮剂45~80 g,或3%啶虫脒乳油750 mL,兑水采用高杆喷雾机或航化方式喷雾。
顶腐病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具有内吸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如2%菌克毒克水剂250 mL,或70%甲基托布津1 500 g叶面肥喷雾。
在玉米心叶位置从上至下喷灌,每株玉米喷施50~100 mL药液。

5.机械化收获
目前甜玉米收获大部分地区多数采用人工收获,效率较低,阴雨天气影响采收,目前大型种植合作社采用机械效率很高,而且每亩可节省人工费120元生产成本,目前推荐Ten Square国际公司开发研制的OXBO3470鲜食玉米收获机,可实现鲜食果穗收获。

注意事项
1.隔离区选择
甜玉米和糯玉米一样种植时都需要隔离种植,防止花粉直感影响品质及口味,选好隔离区是保证整个田块的玉米质量的首要条件,具体方法可分为3种情况。

2.空间隔离
空间隔离即通过空间距离的远近达到甜玉米田块不被其他玉米花粉污染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保证至少500 m范围内不种其他类型玉米。
3.时间隔离
时间隔离就是甜玉米的花期和普通玉米的花期要间隔20d以上,结合甜玉米种子不耐低温和生育期短的特点,一般采用晚播的方式和其他玉米的花期错开。
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例,普通玉米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甜玉米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

3.屏障隔离
通过利用天然和人为障碍物将甜玉米的花期和普通玉米的花期隔离开来。
种植甜玉米隔离条件是保障甜玉米品质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田块的甜玉米品质。
4.适宜采摘期
甜玉米适期采收是保证其品质和产量的前提,甜玉米最适采收期鲜穗品质应具有本品种应有特征并且穗形粒型一致,籽粒具有本品种乳熟时应有的颜色、有光泽、饱满、柔嫩及压挤时有浆液渗出。

甜玉米一般授粉后22~25d乳线形成之前的乳熟期为宜,籽粒含水量为65%~70%左右。
开花授粉20d后,每天都要观察玉米的成熟度,在最适采摘期上市或加工,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
从采收到加工完毕必须在6h内完成,最迟不得超过10h,切忌在较高温度下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影响产量、品质和商品性,要带苞叶采收,以利贮运及延长保鲜期。

目前甜玉米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在黑龙江省已经形成,随着电商、微商等交易平台快速发展,甜玉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但高效的栽培技术仍然欠缺乏同时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是集成了以一次性减肥施用免中耕技术为核心,应用秋整地技术及轮作等措施为重点的甜玉米栽培技术,在甜玉米生产上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优点,应用前景广泛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又升,熊汉锋,邵一平,等.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0):5193-5195.
[2]樊小林,刘芳,廖照源,等.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463-473.
[3]刘威,周剑雄,谢媛圆,等.控释尿素条施深度对鲜食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4):1295-1302.
[4]易镇邪,王璞,申丽霞,等.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5):772-778.
[5]安文博,孙焱鑫,李占台,等.不同缓控释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及氨挥发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0,31(7):2422-2430.
[6]刘洋.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5):31-34.
[7]陈永欣,翟广谦,陈琳,等.山西省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15(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