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亩产平均提升300斤 康志乾的机械化种植故事
来源:天眼新闻
“笃笃笃......”4月17日,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木柯村新寨组平坦的土地里,村民康志乾驾驶大型拖拉机来回穿梭整地,准备种植大豆。
“机械化耕种就是快,我一天要翻犁二三十亩地,效率高、速度快。”踩下刹车、熄火,康志乾打开话匣子。
他家流转300多亩土地,种植玉米、大豆、白及、党参等产业。2月下旬,春耕如火如荼开展,康志乾开着拖拉机进地,10多天就将土地翻犁完毕,随即手扶玉米播种机,播种玉米。
“一台机器在手,一人种植上百亩地变得轻松,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哟!”机械化耕种让种地便捷高效,康志乾底气十足。
康志乾利用机械耕种已经4个年头,享受其带来的便利。5年前,他回乡发展,投入70多万元,种植100多亩玉米,从山东购进30多头母牛,发展循环农业:仔粒玉米酿酒,青储玉米喂牛,牛粪作为农家肥肥地。当年,玉米丰收,母牛下崽都卖了好价钱,年收入70多万元。

第二年,他购买了小型拖拉机、播种机、无人机等农机具,开始机械化耕种新方式。然而,小型拖拉机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康志乾投入9万多元,购进一台大型拖拉机,利用拖拉机修建简易机耕道,耕地、翻地效率更高。去年9月,他注册成立水城区雨贤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补贴添置一台大型拖拉机,农机数量增加,机械化更加给力。
“现在基本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种植迈向标准化,玉米、大豆出芽率达95%以上。”康志乾说。
携机械化的便利,今年,康志乾扩大种植面积,栽种玉米180亩、大豆80亩、党参20亩、白及16亩、大葱30亩,一个多月时间,拖拉机、播种机轮番上阵,玉米、白及已经种植完毕,大豆栽种有序进行。
“把地整好,80亩大豆三四天就可种植完毕,这在以前,需要七八十名工人种植一天。”康志乾说。
机械化耕种提高种植效率,也提高产量。“玉米亩产量1500斤,比传统种植增产300斤。”康志乾说,今年玉米、大豆、白及、党参、大葱、养牛等产业势头较好,预计年收入八九十万元。
在康志乾的带动下,新寨组家家普及农机具,纷纷种植玉米、大豆,发展牛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