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吃油,你选对了吗?这些油,浪费钱!

1岁

1岁后宝宝的食物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清汤寡水了,可以适当的加一些食用油,用来满足不同烹饪方式的需要。

在给宝宝选择食用油的这件事儿上,很多家长都认为贵的、特殊的、宝宝专用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常被宣传为宝宝用油的核桃油、牛油果油、亚麻籽油等等。

今天请大钱爸爸给大家说一说「宝宝加油这件事儿」

宝宝什么时候「加油」好?

▲6-12月龄

6-12月龄脂肪来源主要是肉蛋奶,制作辅食需要用到食用油时,可少量使用,但不是必需品

每天保证600-800ml的母乳或配方奶,在此基础上保证1个蛋黄(鸡蛋)和50g肉禽鱼

如果婴儿辅食以谷物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约5-10g油脂。

▲1岁后

随着宝宝的长大,一味的清蒸水煮的口感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因而随着烹调方式改变,就可以适量增加食用油的摄入啦。

不过也要注意,尽量少用煎炸,一些更迎合家庭饮食的家常炒菜可以登场啦。

这些油,不值得买

1、核桃油

中国传统认为吃核桃补脑,于是核桃油也被认为对大脑发育有益。核桃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很不稳定的脂肪酸,因此核桃油不适合高温烹调,仅适合中低温的凉拌或快炒

核桃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和α-亚麻酸组成,分别是ARA和DHA的前体物质。但是其中α亚麻酸在人体内转换成DHA的效率很低(约为1%),所以想要靠吃核桃油来补充DHA是杯水车薪。

这么看来,「核桃油补脑」,看看就好

2、牛油果油

牛油果油从脂肪酸的构成上来说和橄榄油非常相像,都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相比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油,牛油果的稳定性相对更好一些。因此偶尔用于高温烹调也是可以胜任的。

不过,单不饱和脂肪酸并不是宝宝们特别需要多摄入的脂肪酸(反而是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多选用,但是也要控制总脂肪的前提下)。此外牛油果油虽然顶着牛油果的金帽子,但是归根到底逃脱不了油的本质。

如果你娃喜欢牛油果的口感,不如直接买牛油果来吃,花大价钱去买它的油,没有太大必要哦。(

牛油果也不能多吃,小心吃不下饭!

3、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同样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不过它里面的α-亚麻酸含量要比核桃油高得多,基本上可以达到50%以上。

不过上面已经说了,α-亚麻酸转换为DHA的效率太低,以补充DHA为目的去选择亚麻籽油会让你失望。

同样亚麻籽油因为其脂肪酸的结构,不能用于高温烹调。亚麻籽油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味道,独特的味道并不是每个宝宝能接受的,尤其是凉拌状态下。

因此,如果宝宝不介意亚麻籽油的味道,用来凉拌换着吃也是可以的。不过价格不便宜,考虑清楚再剁手哈!

各种油,怎么用?

稳定性从高到低排序:

多不饱和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饱和脂肪酸

  • 油炸、烧烤等高温烹调时,优先选择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食用油,比如黄油、猪油、椰子油、棕榈油等。
  • 快炒、煲汤等中高温度烹调时,优先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食用油,比如橄榄油、茶籽油等。
  • 凉拌等低温烹调时,可以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食用油,可以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之和比例较高的食用油,比如常用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等等都可。

另外,常说的“热锅冷油”指的是传统不带涂层的铁锅,不粘锅不需要热锅,冷锅冷油即可。

在热锅时一旦加热过头再倒入食用油,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油的烟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且烹调同一道菜时,不粘锅的用油量明显会少于铁锅。

最后附送一份超级懒人建议:

1、凉拌几乎可以用所有常见的食用油,我们用的是橄榄油。

2、快炒推荐橄榄油或茶籽油。

3、煎炸推荐黄油或棕榈油。

没有哪一种食用油是最好的,宝宝们和大人一样,需要经常更换食用油的种类,并且结合烹调方式去选择

记得买小瓶,选择棕色容器,并且存放在避光阴凉处哦!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

给我留言说说你家吃的什么食用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