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玉米助力高寒地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西藏饲用玉米收获现场。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

近日,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以下简称“省草业中心”)会同阿坝州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小金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宅垄镇四农村进行饲用玉米品种测产。测产结果显示,饲用玉米品种平均亩产鲜重达到6.74吨,为小金县实施粮改饲项目,以及推动阿坝州饲草种植量质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品种和技术基础。

据了解,测产地位于海拔约3000米的小金县宅垄镇四农村,测产品种为阿坝州青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高原高山饲用玉米种植基地推广种植的“铁研53”、“雅玉2号”、“武玉1号”、“诺安丰60”以及“甜糯玉米组合P114”等多个品种。

“玉米青贮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营养损失低、收获加工受天气影响小,是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省草业中心正高级畜牧师程明军介绍,在川西北等高寒地域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饲用玉米生产基地,已成为解决该地区饲草料严重缺乏、守护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推动现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症良策。

为推动饲用玉米在川西北高原乃至青藏高原的应用,省草业中心会同省内外单位,以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四川优质饲草节粮增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四川省育种攻关、四川省饲草创新团队等项目为抓手,从2017年以来在川西北炉霍、道孚、新龙、甘孜、松潘、小金、马尔康、红原、阿坝、若尔盖以及西藏林周、墨竹工卡等县引种评价了100余份玉米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万余亩,建立了对应的种植利用技术模式,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并作为四川省主推技术发布,受到农牧民和企业的普遍好评。

为进一步扩大高寒领域饲用玉米种植利用技术实施范围,为更多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注入新品种和新技术,2023年省草业中心与绵阳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相关技术专家,通过实施四川省科技厅《西藏农牧区耐高寒优质饲用作物引种评价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西藏精良农牧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拉萨周边、林周、墨竹工卡等区县种植的5800 余亩饲用玉米进行了技术指导。

“经测定,项目组指导种植的饲用玉米试验数据亩产鲜重达7吨以上,实际亩产数据达3.5吨以上,同时项目组探索生产了全价青贮饲料,试验了饲用玉米与箭筈豌豆套作技术,引种了饲用燕麦等优质新品种5个。”程明军介绍,该工作推动了四川实用草牧业技术在外省的示范推广以及西藏地区草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程明军介绍,高寒地域饲用玉米等饲用作物种植利用相关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在四川省内、省外取得的成果,为提高饲草料供应能力,缓解草原载畜压力,助力川西北高原牧区乃至整个青藏高原高寒地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