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2024|炒玉米
#记录我的2024#炒玉米
文/薛陆成
一把炒玉米,焦黄喷香的样子,是很让人流口水的。
朋友递给我一把炒玉米,我随手接过来,抬手放嘴里几粒,咬一口,焦酥脆,瞬间满嘴的焦香,越嚼越香,坐车的瞌睡劲瞬间清醒,真有点恍惚,好多年没有吃过炒玉米了。
想起小时候,应该都是冬天,那时候好像每年冬天都是特别冷,天寒地冻,伸不出手的那种冷,穿着棉衣棉裤还是冷,不干活的人都是把两只手揣进袖口里。如果屋子里煤坑里的煤少了,想去院子里铲点煤,使劲用铁锹铲,煤冻成一堆,铲一下,只能铲掉一点,好大一会才能装一箩头。那时候烧煤还要在煤里加点土,这样和的煤软和耐烧。煤土就是从地里挖来的黄土,一般都直接盖在煤堆上,防雨,放风,省得风吹日晒跑了煤气。铁锹铲在煤土上,每次都留下一个白点,土都冻得硬邦邦的,费老大力气,铲好半天才能铲开,还是一块一块的硬疙瘩。把煤和煤土用箩头提到屋里,都倒进煤坑里,屋里有煤火,暖和点,放一晌,煤和煤土才会消冻。
冬天冷,尤其是上大冻时,干不成地活,大人都在家歇,在家也没事可干,总不能光扯白话,有武陟炒花生卖了,有钱的人家是一定要买些的,没钱的人家大多只能等爆米花的来了,每家瓦一碗玉米,爆一锅爆米花吃个稀罕。爆米花也是要掏钱的,一锅几分钱,舍不得花钱的,就自己在家炒玉米了。
好像小时候每到冬天,家里都会炒玉米吃。炒玉米不比炒花生,炒花生要找些沙土,一齐放铁锅里炒,这样花生不容易炒糊了。问题是那时候生产队几乎不种花生,也就基本没有花生可炒。玉米是一直都有种植的,秋天收了玉米,家家户户都会分一些。炒玉米是直接把玉米倒进铁锅里,煤火不能大开,只用小火,慢慢加热,拿铁铲不停地翻动,看着玉米在锅里一点点变色,清清亮亮的黄色,慢慢变成焦黄色,焦香味越来越大,还会有玉米爆炸开,甚至有的玉米炒炸了,炸开一个个小白花,很好看。单单看着玉米在锅里“咯吧,咯吧”炸开花,已经让人流口水了,那一锅焦酥焦酥的香味,更是不等炒熟就忍不住捏一颗放嘴里吃的。有的玉米炸开,会蹦到锅外边,掉在煤火台上,或者蹦到地上,赶紧捡起来,一边吹着,一边放嘴里,咯嘣咯嘣地越嚼越香。现在人是不会从地上捡起来吃的,那时候可不管什么卫生不卫生的,老话说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再说,那时候穷得能有啥吃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讲究呀。
那时候大家都穷,基本家家都缺衣少吃的,尤其冬天农闲,无所事事,粮食虽然不够吃,玉米还是家家都有的, 没钱买东西吃,炒玉米也就成了农村人不花钱的吃食,像现在的零食,也算干果吧。
还有就是我们上学前,会在封了火的煤火口边放一圈玉米,等放学回到家,玉米被炕熟了,也是焦黄喷香的,用手扒拉一起,一家人都抓一把,顾不上热得烧嘴,一边吃着炕玉米,一边各干各的活去。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小孩子,上学时抓一把炒玉米放兜里,到学校,掏出来,查清楚总共多少颗,看看几个人,一人几颗,见者有份,多一颗了,来个剪刀石头布,谁赢了是谁的,赢得人就多吃一颗,就多一分开心。今天你带了炒玉米分了吃,明天他带了炒花生分了吃,不管有啥,只要带到学校的,大家都是分了吃,好不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