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6块钱?玉米都要在网上买了?早市,超市没有卖的?
近几日网上关于玉米的话题闹得是沸沸扬扬,每年的秋天是玉米的上市季节,玉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九月份开售,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在夏天就可以食用了,玉米的品种不一样,栽种的季节不一样,成熟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只有提早上市,才有更高的利润空间。

玉米其实就是大众非常所熟知的东西,是粗粮的一种,在整个长江以北地,玉米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各式各样的玉米品种也应有尽有,从长江往北,越往北,玉米的品质越高,因为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原因,种植出来的玉米味道也是不一样的。

水土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其次就是气候季节的变化,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东三省的玉米,在我国全国玉米的优质产量来说,可以说是占据榜首,毫不犹豫,毫不夸张的讲,东北的黑土地,的确适合玉米这种农作物的生长,黑土地养分含量高,培植出来的农作物口味更浓厚。

众所周知,近几年电商发展得十分火爆,各式各样的带货方式,我们也都能见到,同样的玉米,经过不同的包装,售卖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当地的菜市场,平均米的价米的价格大概在两块钱左右,好一点的,两块钱,品质一般的一块钱就能买到。

玉米经过进入工厂,经过扒皮,浸煮熟,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工业原料,比如说白砂糖,保鲜剂等等,再经过人工包装打包,然后再进行带货主播的宣传,一根玉米成本的价格在六七毛左右,经过一整个过程,售卖的价格大概就能达到七八块钱。

很多人觉得七八块钱的价格比较贵,贵大不了就不买,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但是为了一根玉米,甚至都闹上了“热榜”,为了几根玉米,很多人都在争吵讨论,这完全就没有必要了,俗话说的好,物有所需,市场上所售卖的商品自然会有人去购买,有人觉得划算,有人觉得不划算。

如果你想要吃到真正的好玉米,不如当地的市场或者是超市购买,带着外皮包裹的鲜玉米,买回家自己扒皮,自己煮,不要加入任何的调料和白糖,更不要加入任何的调节剂,以最原始的方式食用,这一定是最健康,最便宜,最好吃的,而你在网上所购买到的鲜玉米,都是重新制作,重新打包,吃起来的味道更多的是调料的味道,并非玉米本身的味道。

另外在网上买东西不要追求热点,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玉米这么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东西,既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也不是必须要吃的东西,想吃了,从市场买几穗就够了,没必要从网上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