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卖6元还是卖7毛,卖什么价位才合理?
之前东方甄选售卖6元一根的玉米随着辛巴的吐槽引起了一阵热议,不过近日东方甄选玉米的供货商东方农嫂直播间的玉米售卖3元一根再次将东方甄选玉米价位的合理性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玉米定价的讨论。不少媒体称东方农嫂“背刺”东方甄选的这一行为,将会因为东方农嫂这种背后“偷袭”的行为,丢失大量销售主体,使得东方甄选好不容易为农嫂树立的高端形象跌入深渊。

科学兴农对农嫂的这种背刺行为不感兴趣,但是对高价玉米背后谁最终受益感兴趣。东方甄选售卖的高价玉米的初衷以及主播口中的助农行为,随着农嫂的背刺使得玉米价位变得更加透明,也就是说同款玉米东方甄选可能从中拿走了一半的利润,而农民这边显然是不可能拿到这么多利润的。也就是说农产品的最终受益者是经销商。

当前公众之所以对玉米价位事件这么关心,还是因为当前公众对于我国农业前景的担忧,担忧今后谁种地、担忧今后谁产粮、担忧农民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担忧农民种地是否还有积极性!如果因为这种“助农”最终变成了“伤农”,永远将农民当做提款机,那么伤害的可不止糯玉米品牌,同时还严重的伤害了消费者对于这股高价农产品的支持的感情。
对于经销商或者网络的那些大主播从农产品中拿走相应的利润我并不反对,我包括公众所反对的还是经销商拿走利润大头,而农民依旧还在赚取辛勤劳作的辛苦费,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由衷反感。
鲜食玉米同大众所接触到的普通玉米确实在品质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且由于鲜食玉米或者糯玉米本身品质较高,且产量方面相对偏低,管理方面更加严格,价位方面着实要比普通玉米高出许多。普通玉米7元一根,一亩地4000株,也足以收益2800元,相比于粮食收益已经高出许多;不过即便是7毛的售价,农民又能够从这2800元中获得多少分成呢?

打着助农的旗号,就要践行助农的行动,无论玉米是6元一根还是7毛一根,只有农民从中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消除中间商赚差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助农。当然就目前来说大家对于东方甄选的6元玉米还是报以较高的支持热度的,而且更多的消费者表示消费的不是玉米而是直播间能够获取知识,那么这种行为其实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的价值,这时候或许玉米已经变成了附带产品,当然这只能说是个例,而不具备普遍性。

农民日报有句点评非常精辟,对于高价玉米是否真的起到了助农作用,要看对行业带来了什么,将农民放在了什么位置,给农民带来了什么样的益处。农民想要的其实很简单,收益有保障并且收益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够在种植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不至于发生“谷贱伤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