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 全株青贮的模式分析及建议
点击右上角 · 关注我们
近年来,在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激励下,全株青贮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1 全株青贮模式分析
Whole plant silage model analysis
1.1 混凝土固定池青贮模式

该模式为传统型青贮模式,部分养殖场一直沿用至今,但建池投资较大,需要占用养殖场有限的养殖空间。随着养殖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草料储备量增加,青贮池需要越建越大,要求养殖场有充足的建设用地,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严格的耕地红线,养殖设施建设要求越来越严,且混凝土固定池边角部分不易机械压实。目前混凝土固定池青贮模式逐渐萎缩,不少养殖场(户)采用了更为简易的青贮模式。
平地堆垛青贮模式 1.2
该模式采用平地堆垛,层层压实,外部用农膜覆盖,周边用废旧轮胎封压。该模式可根据青贮量确定垛的大小,不用地面硬化,不受场地限制,开放面大,便于机械作业,简便易行,堆垛可大可小,已被多数养殖场所采用。该模式的缺点是开放面大,垛周边不能机械压实,与其他模式相比,垛周边青贮饲料的霉坏量较大。
1.3 土池青贮模式

该模式采用机械挖出沟槽,可根据青贮量确定沟槽的长度和宽度,深度一般为2~3 m,青贮前先铺膜,然后层层压实青贮,青贮上部一般高出地面1~2 m,裹膜覆盖,最后周边用泥土封实,严防进水。该模式不用硬化,不受场地限制,池边部分易机械压实,便于机械作业,简便易行,且易复耕,目前该模式逐渐被部分养殖场所采用。
裹包青贮模式 1.4

裹包青贮压的实,封的严,饲料不易霉坏,且可根据养殖场和用户需要确定包的重量,取用方便,但裹包增加了人力物力和青贮成本,适宜草业公司大规模青贮,方便装卸,易于出售。
#2 当前全株青贮存在问题
There are problems in whole plant silage at present
2.1 青贮质量参差不齐

多数养殖场没有种植专用青贮玉米品种,青贮季节临时收贮农户的大田玉米,玉米长势好的农户要么要价高,要么不愿意让收贮,养殖场只好收贮一些长势差的玉米,尤其是在今年天气干旱的情况下,部分养殖场贪图便宜,收贮了部分结粒少的玉米。部分养殖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盲目跟风青贮,青贮时机掌握不准,没有在玉米适宜全株青贮的乳熟期至蜡熟期青贮,有些偏干,没有及时喷水和加入乳酸菌,青贮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青贮机械落后 2.2
部分养殖场资金不足,缺乏青贮机械,租用的青贮收割机械落后老旧,玉米秸秆铡不碎,玉米颗粒的破碎率也比较低。
2.3 青贮饲料发酵时间短

少数养殖场草料贮备少,青贮饲料未发酵或没有发酵好就提前开始饲喂,饲喂效果不好。
全株青贮的补贴标准低 2.4
去年莒县为大力推广玉米全株青贮,莒县畜牧部门按照市局要求,对玉米全株青贮 100 亩以上的养殖场(户)每亩给予100 元补贴,最高补贴 5 万元。同时,对新建200 立方米以上永久性青贮池的养殖户,且达到市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相关要求的,每立方米给予30 元补贴,最高补贴 3 万元。
随着政府对全株青贮的推广,补贴标准有所上升,但补贴发放的限入标准也有所提高。(仅为上述地区,该部分内容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3 建议
Suggestion
3.1 加强工作考核
将粮改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青贮质量,扩大实施范围,使粮改饲工作真正成为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有效措施。
扩大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范围 3.2

组织养殖场或草业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自种或委托农户代种等多种形式,开展示范种植,实施示范带动,提高种植收益,逐步将大田玉米青贮剔出粮改饲试点补贴范围,逐步扩大专用或兼用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
3.3 加大补贴范围和力度
增加粮改饲项目补贴资金,在逐步提高全株青贮饲料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将各类青贮机械和青贮设施也纳入补贴和扶持范围,进一步降低全株青贮的成本,调动群众参与全株青贮的积极性。
加大全株青贮技术的推广力度 3.4

通过举办培训班或现场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广全株青贮的先进设备和青贮技术,使广大养殖场(户)熟练掌握全株青贮技术。[陈 祥]
来源:草食动物养殖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