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玉米上长2个棒子,这是变异了,还是转基因了?

在我的老家,家乡话里都将玉米叫成“棒子”。传统上,一棵玉米杆上会只长1个棒子。但最近回家后,我们发现在路边上有些玉米地里的玉米,一棵玉米杆上居然长出了两个棒子。
种过几十年玉米的农村老大爷都知道,有些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水肥条件下,玉米会发生授粉异常,一棵玉米杆上可能会长出2-5个棒子,由单穗玉米变成了多穗玉米。这种授粉异常的玉米每年都可能会遇到,但在整个玉米地里占的植株比例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今年我们发现,在我们那农村的公路边上,有7-8亩地的玉米全部植株都长了两个玉米穗。那么大面积的玉米结了双穗,这在以前是几乎没有发生过的。这也引起了很多村民的好奇和围观。有些人认为这是玉米种子变异了,所以都长出双穗。另外,则有些人怀疑这是转基因的玉米,才会大面积的结出双穗。

外行人可能看到玉米结了双穗就觉得要丰收了,毕竟比以前多了一个穗,这产量还不翻倍?

而种过玉米的人都不会这么天真的认为,双穗玉米就会丰收。因为以往有些玉米结好几个穗,但由于营养跟不上,每一个穗都非常小,整体的产量没有上升,反而还导致了产量下降。

这个逻辑跟“少生优育”是一个道理,“孩子”多了,教育和营养跟不上,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七八亩地里的玉米都变成了“双穗玉米”,很多村民也比较替这家的玉米种植户担心,这会不会让七八亩地的玉米严重减产呢?

为了了解更多事情的真相,我们找到了种这七八亩地玉米的老大爷,问了问才知道,这七八亩地的双穗玉米,是老大爷故意种的。

据老大爷讲,这是一个玉米新品种。推广这个玉米品种的人说过,这个玉米品种不是什么转基因玉米,只不过是自然杂交出来的玉米品种。这玉米品种的名字叫“双头鹰”,意思是“长两个头的玉米”。据说,这个玉米种好了,产量能提高50%以上,于是很多人就尝试着种这个玉米新品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这个玉米品种真的能将玉米产量提高么?

在玉米收获之前,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很难确定或者否定这个说法。

我们也问了一些行内的人,大多数人认为,双穗的玉米有利也有弊。

双穗玉米发育成熟,所需要的水肥更多,需要农民投入更多的肥料,

这样才能保证两个穗都发育成熟。如果水肥不足,很容易导致两个穗都过小,发育不完全,从而让玉米减产。

也就是说,双穗玉米要高产,也是建立在更多的”水肥“上。

至于最后能比普通玉米高产多少,目前数据没有出来之前,也不敢妄下定论,大家可以等玉米收获后,我们来调查一下亩产量对比一下。

对于,这种双穗的玉米品种,小编了解的也只有这些了,你是否有种过这样的玉米,或者更了解这样的玉米,可以评论告诉我们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