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民用的种子多是进口的,只能用一代,是这样吗?

提要:进口种子只能用一代?专业人士说:纯属谣言!

种子直接关乎着国民的粮食安全,因此我国在农业育种领域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用于育种,事实证明我国育种家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比如说在建国前全部玉米自交种,农家种的每亩三四百斤,已经完全被如今的杂交种所替代,产量也提升到了如今的每亩过千斤,甚至还有更高。传闻中的我国农民种植所用的种子都是进口的,而且只能用一代,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清楚这是从哪里道听途说的,科学兴农可以很负责的说纯粹的谣言。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以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想这句话大家依旧耳熟,这句话本质所要反应的是我国农业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不容易,根据今年我国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看,今年粮食总产又创出了新高达到6.63亿吨,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确实不容易,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这一成就背后关于种子的那些事。

生物学上的种子概念非常的狭窄,是指通过开花结果所结出来的果实;然而在农业生产中的种子概念非常的广义,是指代能够繁殖后代的均可以称之为种子,比如说薯块,红薯可以扦插的茎秆,都可以算为种子。

从小了说种子关乎着农民的粮食收成,从大了说种子关乎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我国对于种子的审批、以及进口有着严苛的流程。其中在用途方面限定更为明确,进口的种子只能用于制种而不能作为种子直接销售进入市场,否则要担负法律责任。这也是为了确保种子安全处于我国安全可控的范围,当然也确保种子中携带的病毒细菌等危害传入我国,造成生物入侵。

在我国其实绝大部分的种子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因为进口种子能够在我国能够获批的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主粮方面。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美国先锋杜邦研发的先玉335玉米种,当然准确的说是美国先锋同我国的敦煌种业、登海种业联合研发的种子,并在我国获得品种审定,虽说先锋是美国公司,但是相关制种一切均是在我国完成,包括销售。

根据科学兴农所获得的一份2017年数据,其中我国大比例进口的种子其实是蔬菜,日本是蔬菜种子进口的最大国家,占比达到36%,进口种子最大量的是黑麦草,占进口比重的61%。所谓的农用种子均是进口这样的提法可谓是对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侮辱。我国的农业科研还真的没有那么弱。

关于种子只能用一年的说法,则又是一个谣言了。科学兴农想来或许是被误传的美国孟山都的一个关于转基因种子二代致死专利吧,大致是种子在转入该基因后,只能够种植一代,后代再种植的话,不会发芽,甚至很多人将种子能否发芽视为检验转基因种子的标准之一,在很早之前科学兴农已经科普过,该则专利孟山都已经自动愿意放弃,而且已经声明不会应用于种子生产中。而正规的种子后代都是可以繁殖的,但是从育种的角度来说,真的不建议您留种,留种之后的品种退化是非常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