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鲜食玉米” 探索致富“好钱景”

近年来,阿荣旗积极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发展糯玉米种植,采取“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推动鲜食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金秋九月,阿荣旗霍尔奇镇霍尔奇村种植的糯玉米开始成熟,迎来采摘期,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走进霍尔奇镇霍尔奇村的田地里,玉米独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村民们往来穿梭于田园地块中,动作娴熟地把一个个成熟饱满的玉米棒采摘下来,运往阿荣旗华之园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加工厂。



合作社负责人张铁介绍说:“当地村民有种糯玉米的传统和经验,合作社为村民无偿提供糯玉米种子,农户们利用房前屋后的菜园,采用传统的耕种方法,依靠人工播种、除草、施农家肥,种植出来的糯玉米经过加工储存,反季节销售,实现庭院经济收入的最大化。”


为让种植户实现“种得好”的同时又能“卖得好”。合作社的鲜食玉米加工厂,产销双方签订订单、加工厂全部收购,让种植户在初秋采摘后实现增收。在玉米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内,生产线全速运转,从田野采摘回来的新鲜玉米经过清洗、筛选、高温蒸煮等工序,变身为真空包装的鲜食玉米,从源头保证鲜食玉米的原味与品质,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据介绍,2022年底,合作社已与周边100余户农户达成合作,带动用工70余人,集中为种植合作户和生产车间工人发放收购款和工资近50万元。



同样在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有限公司,1200亩有机甜糯玉米进入成熟期,采摘后的玉米进入鲜食玉米加工厂,玉米的香甜味扑鼻而来,经过扒皮机的高温熏烫,甜糯玉米被扒皮去须,进入到传送带,再由工人们精心挑选,籽粒饱满、大小匀称、品相端庄的玉米被留了下来,“大号”的甜糯玉米进入蒸煮流水线后运送到冷库速冻储存销售,“小号”的玉米则是被切头、清洗、吹干后进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后成为舌尖上的美食。



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速冻玉米10万穗,真空包装的甜糯鲜食玉米4万穗,这些甜糯玉米一直以来都非常受百姓欢迎,进入到市场后供不应求,远销上海、北京等地。而阿荣旗这个“黑土粮仓”,也成为一张“名片”,守护着国家粮食安全。(来源:阿荣旗融媒体中心)



美编:王子璇 责编:齐越

主编:陈宇航‍‍‍‍‍‍

监审:侯跃峰

监制:付惺

总监制:张晓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