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涨涨涨!冬瓜、散菜花、甜玉米涨幅明显
本周(12月7--11日),上海江桥批发市场蔬菜混合均价282.2元/百公斤,环比273元/百公斤,增幅3.3%。同比去年257.6元/百公斤,增加24.6元/百公斤,增幅9.5%。
市场一周情况
本周天气渐冷,市场客菜混合均价继续小幅度上涨的步调,周内均价呈周前期走高,周后期回落的走势,但总体价格还是有着增幅。往年该阶段价格上涨属于季节性上涨,一是南方货源开始加入到市场内,运输条件等成本增加;另外,北部蔬菜产区由露天生产转换到大棚生产,会助推整体蔬菜价格上涨。本周批发价格同比、环比继续上涨,主要还是像前几周内提到的,南方上市的商品在今年气候异常影响之下有着一定的推迟现象,而目前,北部山东等产区已经接近尾期,尤其是大葱、辣椒等商品涨幅明显。但大众类中的青菜、杭白菜、土豆、大白菜、卷心菜、青甘蓝等,还是处于上周以来的平稳走势。
周内市场蔬菜的入场量处于平稳走势,没有明显的上升迹象。其实,这也是目前多数市场蔬菜客商们的难点,截至本周上海还未入冬,本地蔬菜依旧较为旺盛,对于客菜需求还是略显疲惫,而南方产区今年蔬菜收购价格走高,一部分蔬菜来场后批发价格存在“倒挂”现象,对于客商来说也是“压力山大”,结合批发价格来说,现阶段是处于“被动”上涨。总体上来说,本周南方货源入场量继续增加,但跑量还是略显疲惫。

下周开始冷空气继续发威,从最新气象预报来看,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继续下降,刷新年度历史低位,上海下周最高气温也将下降到“个位数”,有望在下周正式入冬。而对于浙江以南的南方产区,出现秋季以来部分地区干旱的情况,对南方菜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现有的预报情况来看,对于南方货继续来场条件是有利的,随着气温下降,南方蔬菜在需求也会体现出来。同时,由于今年的异常气候对南方产区早期蔬菜上市量有一定影响,预计批发价格会维持在这个走高后的水平上。
冬瓜
进入到冬季市场的冬瓜主要以吊瓜(指吊蔓栽培)为主,地瓜(指爬地栽培)的入场量开始减少。从11月开始冬瓜价格就开始上涨,从上旬的227元/百公斤,上涨到了下旬的253元/百公斤,月度250元/百公斤,同比去年月度114元/百公斤,直接有着119%的涨幅。
原因就是今夏以来江苏、河南等主要产区受频繁降雨影响,期间客户从河北调货来场,但是今年的台风也是三次入北,同样影响了北方产区的冬瓜。为此,冬瓜有着明显的减产,上市量不及往年,且有提早下市的情况。

该阶段冬瓜产区开始衔接到南方的广西、广东两大产区。产区客户介绍,今年秋季以来,两广的冬瓜在授粉期间也受到了雨水影响,秋季冬瓜货量也是不多,收购价格相比去年高上不少。另外,江苏、河南产区冬瓜提前下市,货量少,也使得两广冬瓜在收购上带有一定的炒作因素。
目前市场的吊瓜批发价格在340元/百公斤,总体上该阶段冬瓜供应比较紧俏,还需等冬春时节“海南、广东、广西”新瓜上市,预计届时冬瓜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
青菜
上海市民就餐习惯上可谓是“无绿不欢”,最近市场的小青菜品种开始丰富起来,从夏季以来叶秆长长的花王菜,现有着矮矮胖胖的桃园菜、太湖菜。3个品种有着不同的特征:
太湖菜形态矮胖、叶秆短,向外伸展;
上海本地南汇桃园青菜,与太湖菜略有类似,形态上矮胖,不同点就是叶秆竖立;
大棚种植的花王菜形态上叶秆细长,非常便于识别。

从市场上了解的情况来看,近期上市的太湖菜和桃园菜热度高涨,主要是这两大青菜口感上偏软糯,另外花王菜下汤也是非常不错的。等降温霜期到来后,桃园菜和太湖菜的口感会更佳。

目前上市中的太湖菜在1.0-1.1元/斤,桃园菜在0.6-0.7元/斤,花王菜在1.1-1.2元/斤,前期以来天气非常适宜,批发价格处于往年的正常水平。但后续进入冬季,将受到雨水和冷空气的侵扰,届时也会使蔬菜价格所有上涨。
散菜花
本周散菜花批发价格出现迅速拉升,从周一的1.8-2.0元/斤,上涨到了本周三的2.2-2.3元/斤,据客户介绍,产区的收购价格已经上涨到了当时周一时的批发价格。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原因:
第一,该时段江苏产区散菜花上市量开始减少;
第二,上海崇明产区的露天散菜花也进入尾期,而大棚内的散菜花还衔接不上,崇明种植户尹松涛介绍,去年该时段较冷,影响了露天散菜花生长,所以今年这段时间露天散菜花偏少;
第三,今年北方气温下降较早,也是有着寿光、邯郸、北京开始调货。
第四,现在的浙江温州产区散菜花还未批量上市。
因此,散菜花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目前市场崇明散菜花和少量刚上市的浙江散菜花菜的价格在2.0-2.3元/斤。

其实,相比去年同期,该时段的散菜花价格还是较低的,由于前年的散菜花价格低迷,使得去年种植面积减少,加上去年浙、闽一带产区少雨干旱,散菜花价格12月中旬期间达到3.0-3.5元/斤。所以说,今年的散菜花上涨幅度要小于去年同期。
甜玉米
周内甜玉米的批发价格连续出现上涨,周三批发价格已经到达2.6-2.7元/斤,产区收购价格也上涨到了2.2-2.4元/斤。

玉米的价格上涨是由于今年产区系统性的变化造成的,早在天津货下市后,安徽货上市期间由于7-8月的降雨,安徽产区甜玉米减产和全国需求加大,而很快福建玉米也是同样如此,原本甜玉米货源应处于从一个产区接着下一个产区“一头一尾”叠加的时期,然而今年几乎都是一个产区已经进入尾期,一个产区仅也是少量上市,相比往年,今年甜玉米产区的情况一直比较紧俏。
进入12月福建产区甜玉米也已经入尾,客户介绍,原广东惠州、徐闻等地甜玉米已经陆续上市,今年也属于上市推迟,现在产区货源较少,甜玉米产区收购价格是一天一个价格的向上涨,批发价格也随之向上。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短期内甜玉米市场批发价格会维持一段时间,而后续的价格变化还需关注12月中旬期间广东和海南产区的气候变化以及甜玉米上市量。
(来源:部分摘录自上海江桥批发市场蔬菜部大数据工作室,《中国蔬菜》整理而成,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