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芭蕉:晚季糯玉米丰收啦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时下,正是秋收关键时节。地处大山之中的桐梓县芭蕉镇河坝村田湾组,虽然下着小雨,但村民在成熟的晚季糯玉米地里忙碌着采收。

李林正在搬运晚熟包谷。王华秦摄

李林种植的晚熟玉米。王华秦摄
当地晚季糯玉米种植大户李林边采收,边谈起了他发展晚季糯玉米的经历。2018年1月,回乡过年时,看到当地因村民搬迁,当地许多田土撂荒,而绿色生态蔬菜在市场上又供不应求,就萌生了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念头,当年就种植了50多亩辣椒。重庆蔬菜客商蒋清桥上门收购辣椒时,了解到当地的特殊地理条件后,建议李林打季节差,发展晚季糯玉米。2020年7月,李林就试种了10亩的晚季糯玉米。由于晚季糯玉米是一项短、平、快的绿色生态有机农业产业,生长周期只有70多天,当年种植就成功。2021年6月底,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就规划发展了120亩晚季糯玉米,每亩产量达1500斤以上,亩收入2000多元。目前,李林的晚季糯玉米以每斤均价1.5元,已经销售10多万斤,收入15万元,预计今年晚季糯玉米收入在25万元以上。交流期间,不时有重庆客商给李林打来收购晚季糯玉米的联系电话,要求李林及时把采收的晚季糯玉米运往重庆,李林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李林正在和当地干部察看晚熟玉米虫害情况。王华秦摄

李林正在给晚熟玉米称重。王华秦摄
据了解,芭蕉镇地处大山之中,海拔1000多米,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适宜晚季糯玉米的发展。2021年6月,芭蕉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及时安排部署试种晚季糯玉米500亩,带动农户100多户同步发展,同时晚季糯玉米采收后的杆桔,又成为肉牛养殖的冬季绿色生态有机饲料。晚季糯玉米成为芭蕉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致富特色山地绿色生态产业。(王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