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必吃的小玉米,如何选对品种吃当地味?

形如珍珠,粒粒晶莹剔透。一吃爆浆,软糯清甜......

你猜我在描述什么?

并非是什么奇珍异宝,其实我说的是西双版纳的玉米。

去过西双版纳的小伙伴,一定都在版纳机场、街边或傣族家宴上吃过这款软糯香甜的西双版纳玉米。它无与伦比的口感让好多人都念念不忘。

常言道: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

谁说的?这根云南西双版纳小玉米偏要打破偏见!

现在小八就把这款——来自“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的小玉米给你找来了。

别看它个头小,吃起来却是又糯又甜,味蕾再挑剔的人,也能瞬间被它征服。

平时我们爱吃玉米的人,除了整根棒子啃着吃,还有炒玉米粒、磨成粉等多种吃法。这个玉米特别适合大口啃着吃!而且如此美味,只此一处!

它集色、香、味、粘于一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远高于普通玉米。

其淀粉分子量比普通玉米小10多倍,所以它比一般的玉米更容易消化

它的个头不算大,在蒸煮之后,晶莹透亮,糯中带甜,比加了糖还要清甜。

西双版纳的这款小包谷,可是远近闻名,被誉为“黄金作物”。傣族人习惯称它为“小包谷”,是当地的古老品种。云南西双版纳这里没有冬季,四季温暖湿润,很适合小玉米的生长,也是中国糯玉米的发源地之一。

小玉米天然种植,生长过程中,不用除草剂、不施农药。在当地人眼中,这是非转基因和老品种的代名词,而外来的品种只能被称为“玉米”。正宗的版纳小玉米经过层层安全监测,是零添加、无防腐剂、非转基因食品。这样天然健康的小玉米,吃起来也更安心。

但成熟后的小玉米,保鲜时效非常有限,采摘后水分会快速流失。如果隔夜了,它的鲜甜味和糯劲也会严重缩水。

为了保持小玉米的鲜甜,必须在采摘后4小时内蒸煮。蒸煮时带皮带须,让香味互相渗透。

蒸煮旺火蒸煮40分钟后,玉米的鲜甜味会更加浓郁。

煮熟后高温杀菌,真空包装,整个过程要在5个小时内快速完成,锁住原味,也减少营养流失。

而每一根小包谷玉米都被最后一缕薄薄的包谷叶包裹,薄薄的叶片上留下包谷粒饱满的痕迹,包谷里也留下了叶子的清香。

金黄色的须缠绕在颗粒饱满的玉米粒外,看起来特别新鲜。

看着红黄相间的包谷粒,有着宛如珍珠的光泽,温润而有质感。

一口咬下,就能看到糯糯的、粘粘的肉质,连玉米的外皮也又薄又细腻。

口感不仅糯,还十分弹,带着点韧性,像QQ糖一般。三分清甜、七分粘糯,几分狼吞虎咽后,就只剩玉米棒子了。

它比一般糯玉米要甜很多,不过也不像水果玉米那般纯甜,而是玉米本身的清甜,甜中又带着清新的植物香。

这么好吃的小玉米,真想天天啃它!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就啃上一根,下午饿了随时来一根……简直就上班族的“抗饿武器”!


每一根玉米都经过了熟化处理,收到后,只需要再加热一下即可食用。

烫手的包谷叶裹着热气腾腾、颗粒紧凑的包谷粒儿,一口咬下去,感觉牙齿都紧紧陷在了里面。

嚼上一大口,甜津津、香喷喷充满口腔。又甜又糯,完全颠覆了固有的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原则!充饥又健康,简直为上班族量身定做!

我每次吃的时候,身边的小姐姐都要我分一半给她!

加热方式:

1. 拆开包装,带包谷叶一起隔水蒸10分钟左右(隔水蒸口感会更好一点);

2. 微波炉加热2~5分钟,加热时一定要把真空包装撕个口子,或者把玉米取出带着包谷叶加热。


西双版纳小包谷玉米紧实饱满、又糯又甜,好吃又方便,不知你一次能吃几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