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发黄、直接枯死?诱因有三!其中一虫害专咬根部

最近几天,有一些种植夏玉米区域的朋友留言,说自己种植的玉米,刚出苗不久,就出现了枯死的现象,想问问什么原因,该如何补救?

关于玉米苗期枯死的情况,往年都有一些农户遇到,原因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适合的办法进行补救,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1、苗枯病

苗枯病也是导致玉米苗期枯死的一种常见病害,被感染以后,叶片边缘首先出现黄褐色的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蔫,随着病害加重,叶片慢慢变成黄褐色,最终枯死。

苗枯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或种子携带病菌为主,所以播种前要做好预防措施,而田间有症状发生时,可以使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喷雾。

2、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危害


二点委夜蛾主要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5厘米的表土层危害玉米苗,主要啃食玉米茎基部,它的严重危害开头已经讲过,就不再重复了。

二点委夜蛾何时发生?


二点委夜蛾一般在麦茬的夏玉米地发生较多,田间害虫分布不均匀,但靠近垄背的边垄发生严重,一般片状危害面积在4平米左右!调查发现麦秸麦糠覆盖多的严重、棉麦插花地种植的严重、播种早的严重、播种沟浅的严重。一般6月中旬是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6月下旬7月越冬成虫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蛀食玉米幼苗茎基部,随后大面积发生危害玉米幼苗。




如何对付二点委夜蛾?

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要立即开始防治。


1、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提倡灭茬播种,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

2、化学防治:可使用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等药剂任选一种,喷雾玉米苗基部或拌毒土撒于玉米苗基部。




接下来,再给大家补充一下其他玉米害虫的防治措施:

苗期害虫防治:当粘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结合玉米播后苗前除草进行防治,即开展“一封两杀”。粘虫等鳞翅目害虫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乳油防治;苗期蓟马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还可用灭幼脲和杀灭菊酯乳油等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喷雾。根据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幼苗4-5叶期,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预防和防治褐斑病。

中后期病虫防治:玉米螟防治可在成虫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释放量按照1万头/亩次,一般释放一次,个别玉米螟严重地块可释放两次。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与甲维盐合理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其它多种害虫。叶斑类病害防治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3、干旱或涝灾

玉米播种后,不同区域遇到的天气情况有差别,风调雨顺是最好的,但是,有些区域可能会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尤其是夏玉米种植区域,小麦收获玉米播种后,白天温度在35度以上,墒情很差,玉米因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叶片缺水而干枯。

相反,如果是遇到了涝灾,玉米根系得不到充足的呼吸,根系的传输受阻,也有可能导致叶片发黄而枯死。

针对这种情况,干旱时及时灌溉浇水,涝灾时,及时排水,如果受损比较严重,可考虑重新播种。

4、除草剂残留

除草剂残留也是导致玉米出苗后枯死的一种因素,以夏玉米来说,如果上茬种植的是小麦,有些农户选择年后喷施除草剂,就有可能对后茬玉米产生药害,尤其是苯磺隆,残留期相对较长,虽然说玉米受苯磺隆的危害没有花生、大豆那么大,但也会出现干枯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直接枯死,并且没有特别好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