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如何才能高产?
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它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
那么种植玉米,如何管理才能高产?这6个技术要点你要了解!

一、种子购买技巧
1、购买种子时,要适合当地的种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要在网上看到别人说哪个品种高产,就去购买哪个,到最后,不仅不会高产,还有可能绝收,因为区域不一样,在审定种子做实验时的气候条件也不同,在别处高产,在自己当地种植时,就不一定了。
2、种子购买以后,播前要进行拌种,如果购买的种子已经拌过种,建议二次拌种为宜,一方面预防地下害虫和部分地上害虫,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些病害也有预防作用,另外,有些拌种剂还会加入一些肥料,促进根系生长,苗齐苗壮,最终能提高产量。

二、播种
1、播种深度不宜过深,根据土壤中的具体情况来定,正常情况下,3-5厘米的深度即可,如果田间有些干旱,可以适当增加播种深度到5-7厘米,但不要少于3厘米。
2、播种密度也需要特别注意,过密或过稀都不能让产量达到一个最大值,不过播种密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和品种有关系,和土壤肥沃度有关系,和种植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水肥管理
1、玉米属于高产作物,所以整个生育期对于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非常大,只有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最终的产量才会达到我们的满意,水分要注意几个生育期,比如播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开花灌浆期等,这几个时期,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2、玉米苗期对磷肥特别敏感,拔节前后对钾肥敏感,抽雄前对氮肥敏感。从吸收强度分析,玉米氮磷吸收的最大强度时期,出现在小喇叭口至抽雄期;钾吸收的最大时期,出现在大喇叭口至抽雄期。

四、温度
1、在5-10厘米深的土壤中,温度恒定在10-12度时可以播种;温度在25-35度时玉米种最适合发芽;温度在18-20度时最适合苗期生长。
2、日均温度在18度时开始拔节;在20-23度时最适合拔节;温度在低于15度时停止拔节。
3、日均温度在26-27度时玉米开始开花,温度在高于38度和低于18度时会出现雌雄开花不协调,造成秃尖和缺粒。
4、灌浆期要求温度保持在20-24度,温度低于16度时不利于灌浆,温度高于25度时会出现高温逼熟,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5、土温在20-24度时最适合根的生长,低于4.5度或超过35度要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

五、病虫害防治
1、玉米在生育期中的害虫有多种,除了地下害虫外,常见的地上部分的害虫害虫如粘虫、蚜虫、灰飞虱、蓟马等,田间一旦发生后,及时进行防治,根据不同的害虫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比如甲维盐、吡虫啉、阿维菌素以及一些菊酯类的杀虫剂。
2、除了虫害以外,还会有不少的病害发生,比如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锈病、粗缩病、茎基腐病等等,病害一般建议提前预防为主,如果已出现,越早防治越好。

六、水分与收获
抽穗前后15天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需水最多。在苗期是玉米一生中最抗旱的时期。玉米的需水规律:苗期需水较少,占一生的18%~19%;穗期需水较多,占一生的37%~38%;花粒期需水最多,占一生的43%~44%,抽雄、吐丝期需水强度最大。
适时收获有利于提高千粒重,也就是说,不要收获过早或过晚,过早可能还在生长,产量会降低,过晚又会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