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四大谎言,愚农误农
玉米品种,多如牛毛。
但是,真正好的品种,永远是稀缺的。
一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一些容易减产的品种,都被一些“急功近利”和“见利忘义”的人大肆忽悠,愚弄农户,误导农户。

第一个谎言,轴细粒深
关于这个问题,正是这位博主的才引发了@北方农村网@十星科技写这篇文章。
大家点击看这个短视频吧:
事实上,所谓的【轴细粒深】,就是告诉你——这个玉米品种“穗行数”不多+“籽粒的细长”或容重不会太高(夏播玉米容重800克/升以上为**)。而且,【轴细粒深】的玉米品种,因为籽粒细长,远远不如【籽粒横宽】的品种脱水快(避免果穗腐烂)。
你想啊,同样500毫升开水,你放在吃饭的碗里,和你放在喝茶的杯子里,哪一个“降温”快?
让“细长的籽粒”躺平,正如“横宽籽粒”的好处所在。
另外,玉米籽粒横宽,也是含有热带种质资源,耐密耐高温的一种表现特征——是为花粉颗粒大+花丝粗+花丝长的体现。可以种植5000株不空棵、基本无花粒。

第二个谎言:果穗苞叶“枯白斑”不影响产量
因为,他们销售的玉米种子(玉米品种)有那样的毛病,他们就那样糊弄种植户。玉米青青苞叶上就有“枯斑”,遇到潮湿发霉,是严重高感大斑病的表现。
1)影响果穗苞叶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
2)苞叶病斑向内侵染导致果穗腐烂或籽粒腐烂。




第三个谎言:高产的品种“抗病差一些”
这是为玉米品种抗病能力不好的狡辩。
因为,只有抗病能力强,才是稳定高产+显著增产的基本保障。你想啊,一个“病恹恹的人”,他的工作业绩会比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好吗?
2013年至今,并不完美的玉米品种凭借【高抗多种茎腐+高抗锈病】,成为华北平原“第一大品种”,单品种植面积过千万亩。
2023年的玉米品种观摩和对比,真正好的玉米品种寥寥无几,更多的种业公司和经销商都是集中在一块观摩田(例如某锥形穗品种每周打一次杀菌剂),忽忽悠悠欺骗种植户。
高抗锈病的同时,必须高抗多种茎腐病——审定公告高抗茎腐病只是抗1种镰孢菌茎腐病,其它的腐霉菌茎腐病、赤霉菌茎腐病、炭疽菌茎腐病等也可能“感”或“高感”。必须把审定高抗茎腐病的多个品种,在同一地块进行再次排除“十选一”才行。
其它的,苞叶不能有大片的“枯白斑”;不能容易穗腐;不能高感瘤黑粉;不能容易发生蚜虫;不能出现雄穗容易被“风吹断”等等。
第四个谎言:矮秆大穗
因为,所有的秸秆和叶片制造的光合作用产物=玉米产量,矮秆了=生物量低了=穗子不能大,或者虽然“穗子大”但籽粒轻或“粉质粮”,单穗籽粒重并不高或很低。
大穗的单穗粒重高,必须中等秸秆或较高的秸秆。因为“打虎英雄”是武松,绝对不是武大郎(武大郎就是“喝药”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