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年以前的玉米,还只是一棵平凡的野生杂草,它经历了什么?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无聊看看天

编辑丨无聊看看天

玉米这颗小小的谷粒,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脚步,一步步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它曾经见证人类文明的兴衰,也曾被古人奉为神物。

如今的它依旧无处不在,是电影院的爆米花,是烘蛋糕的玉米油,更是全球人类的重要食粮。

玉米是如何从毫不起眼的杂草混到养活全球人类的重要粮食呢?这一万年它都经历了些什么?

玉米的祖先名为大刍草

玉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墨西哥。在那个时代,墨西哥遍布着许多野生植物,其中就有一种叫做大刍草的野生禾本科杂草。

这种草木长相古怪,像树木一样长出果实,果实被一层绿叶包裹,里面只有少量果仁。这种果实非常坚硬,原始人类一开始并不会将它视作食物。

巧合的是,大刍草对环境适应力强,旱涝保收,一些大刍草的果实味道出奇的好,果穗也很大。这使得原始人类逐渐发现了它的价值。

于是人类开始选择性地培育那些果实较大、较甜的大刍草,经过长期人工筛选,最终培育出了品质较好的栽培类群。而未被选择的大刍草则保持着原始性状,继续在野外生长。

根据考古学研究,人类对大刍草的驯化可能始于1万年前,持续了约3000年。在墨西哥的一个距今6200多年的山洞中,科学家就发现了玉米的遗迹,根据这些玉米遗迹的特征,它们仍保留着大刍草的某些特征。

这说明当时玉米的驯化进程可能还处于初期阶段。而在另一个山洞里的检测结果显示,最古老的玉米遗迹也只有4700年历史,可见玉米的驯化是个漫长的过程。

经过上千年的人工筛选,大刍草逐步转变为了玉米,其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玉米的种子不再自然脱落,而是被紧密包裹在玉米棒内。

而未被驯化的大刍草仍保持着原始的种子特征。尽管两者间存在遗传相似性,但在生存环境、形态、基因表达等方面已截然不同。

墨西哥山洞发现的这种野玉米也被称为“假蜀黍”,因此“假蜀黍”在当时普遍被人类认为它就是玉米的祖先,但是这一观点也曾遭到过质疑。

玉米的起源之争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曼格尔斯多夫根据墨西哥山洞中发现的古玉米化石提出不同观点:玉米的祖先应该是一种已灭绝的野生玉米,墨西哥假蜀黍只是玉米和其他野草杂交的结果。这些化石表明,早在公元前3600年,玉米已经完全失去了野生特征,与现代玉米极为相似。

曼格尔斯多夫因此推测,墨西哥假蜀黍不可能是玉米的直系祖先,更像是现代玉米的兄弟,但这一观点当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据支持。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终于能利用这些新技术来精确分析不同物种间的遗传关系。

一系列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墨西哥假蜀黍与玉米的基因组高度相似,只在极少数位点上有所不同,几个关键基因发生突变就可以让墨西哥假蜀黍转变为玉米。这最终确认了墨西哥假蜀黍是玉米的最近的祖先,而玉米就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从墨西哥假蜀黍中选育出来的。

关于玉米的起源问题,科学界曾有过长期的争论与探索。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科学探索的进步。

玉米在美洲是神物

自公元前7000年开始,印第安人的祖先就以玉米为主要食粮,依靠玉米度过漫长岁月。对印第安人来说,玉米是他们生存的依靠,更是精神文化的根基。

在印第安人的信仰中,玉米被视为丰收之神,是太阳神所化身。每逢播种、丰收的季节,印第安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玉米之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他们会精心选育出最大最饱满的玉米穗,摆放在祭坛前供奉,然后宰杀祭品,用祭品的血液沾染玉米穗,作为下一年度的种子。这些“圣洁”的玉米种子会得到精心培育,每年都能选育出更大更优质的果实。

正因如此,印第安人对玉米的品种改良从未间断,他们保留并传承了玉米的原生种质,也培育出了许多突变变种,数千年的耕作积淀,使印第安人对玉米的驯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玉米走向世界

直到1492年,哥伦布无意中将玉米种子带到了欧洲,起初欧洲人对这种黄色谷物心存警惕,但很快发现它生长迅速、产量高、易于储存。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玉米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帮助缓解了许多贫困地区的粮食短缺。

葡萄牙航海家最早将玉米从美洲引入非洲和亚洲地区。1554年,葡萄牙人把玉米种植到了中国的澳门。同样在16世纪,由菲律宾传来的玉米也开始进入中国云南、广西等省的山区。

起初中国农民对这种新型作物并不了解,只有最穷苦的人才勉强食用。但到了18世纪,玉米已经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清朝皇帝还专门下旨让官员推广玉米种植。

如今在世界许多贫困地区,玉米仍然扮演着填饱人们肚子的重要角色。它的种子小巧而开花结果快速,适宜在土地贫瘠的环境下生长。

对于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来说,玉米常常是他们获得充足卡路里的唯一选择。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玉米往往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

玉米不仅产量高达每公顷8000公斤,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不仅可以做成面粉制作玉米饼、香酥玉米等美食,还是豆制品和淀粉的重要原料,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

玉米种子小巧却蕴含巨大潜力,它散播到世界各地,帮助数亿人摆脱了饥饿的阴霾。当我们享受丰富多彩的玉米美食时,也别忘了感谢这颗可爱的种子,因为填饱肚子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