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必备年味,你家开始蒸了吗?

食色新疆近期特别推出

春节前办年货攻略系列

【年货大作战】

过年蒸馒头可是一件大事

寓意着来年发大财

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年味至此,是真正的圆

过年蒸面食的习俗

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过年蒸馒头、蒸糕,除了美味,还有吉祥如意,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寓意。年前一家人分工合作一起来,盼来年,生活蒸蒸日上。那种新鲜出炉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过年,那些“蒸”事儿!

蒸,是一个极富画面感的词汇

在蒸锅揭开的瞬间

氤氲的热气里

便是一片欢声笑语

蒸,与时间相关

经发酵的面皮由生到熟,在蒸笼里膨胀,揣着一颗蠢蠢的心砰砰跳动,好似经历一次生命的酝酿,等待着揭开蒸盖的那一霎。

蒸,与温度相关

高一度太过,低一度不足。犹如太极,悠然间更见严谨,恰到好处才成就得了一笼完美。

蒸馒头

满满当当一大笼的馒头是来年新正的主食,西北地区更有蒸花样馒头的年俗。木制的大蒸笼里铺满主妇们准备好的花样各式的馒头,龙马鸡兔,全都化身笼中萌物,挤挤挨挨,热闹鲜活。

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要蒸多种花样面食?

其实每一种都是有寓意哒!

1、登高:圆形面陀和红枣累加而成,象征步步登高,事业兴旺之意,是春节期间最有分量的,款待贵客的必备主食,是年馍中的“高贵馍”。

2、枣花:由中粗两边逐渐变细变尖的条形面两边卷成圆环状而成,环内置枣,故称“枣花”,象征心灵手巧,易入口好咀嚼,是年馍中的“方便馍”。

3、五心枣花:枣花卷成五环,内共置五颗红枣,有“五福盘寿”之意,是年馍中的“吉祥馍”。

4、花:用面团模仿揉捏成自然界的多种花型,有“花开富贵,如花似玉”之意,是女孩子的“专用馍”。

5、圆馍:由面团揉成半球形馍,有的内置一枣,象征“圆圆满满”,食之耐饱,是年馍中的“实在馍”。

6、钱串:由面团加工成古钱模样,象征“财源广进”,是年馍中的“发财馍”。

7、手:把面团加工成人手的形状,一人一双,象征“勤劳致富”,过去只有男子有资格食用,现在女子也有食用的资格了,说明女子在家庭致富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年馍中的“致富馍”。

8、红世:圆馍顶端置五枣,象征“红红火火”,是年馍中的“热闹馍”。

9、兔:把面团加工成兔子的模样,有“活泼善良,玉兔迎春”的象征意义,是年馍中的“可爱馍”。

10、鱼:把面团加工成鱼的模样,取“年年有余,如鱼得水”之意,是年馍中的“如意馍”。

想要蒸得好一笼的馒头,离不开这些窍门!

(1)蒸馒头时,如果面似发非发,可在面团中间挖个小坑,倒进两小杯白酒,停10分钟后,面就发开了。

(2)发面时如果没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面粉加蜂蜜15-20克。面团揉软后,盖湿布4-6小时即可发起。蜂蜜发面蒸出的馒头松软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内温度低,发面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发酵时在面里放点白糖,就可以缩短发面的时间。

(4)在发酵的面团里,人们常要放入适量碱来除去酸味。检查施碱量是否适中,可将面团用刀切一块,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匀的孔,则说明用碱量适宜。

(5)蒸出的馒头,如因碱放多了变黄,且碱味难闻,可在蒸过馒头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过的馒头再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馒头即可变白,且无碱味。

(6)蒸馒头时,在面粉里放一点盐水,可以促使发酵,蒸出的馒头又白又宣。

蒸糕

蒸年糕,吃年糕,早已成为人们流传已久的过年吉祥习俗。糕谐音“高”,寄托着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节节高的祈愿。蒸糕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被广泛用于亲朋之间的互赠,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听老人们说,即便是日子过得穷的人家,过年时也要蒸一笼年糕图个吉利。买不起糖的,就以糖精代替,甚至蒸淡糕;吃不起米糕的,就用白玉米打粉蒸糕、或是蒸高粱糕。总之是,过新年年糕一定得有。

一年一次蒸年糕,家家户户都看得很重,都希望自家的年糕“刮刮叫”,也因此蒸年糕最忌一个“生”字。所以在制作蒸糕的过程中,如果小孩子口无遮拦地问:“熟了没有”的话,是会招来白眼和巴掌的。

蒸糕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

蒸糕前先要浸米,然后淘干净后将米打成粉,再晒干。听有经验的人讲,蒸糕的关键环节在于“和面”,太干不行,太湿了更不行,一定要恰到好处。

蒸糕的步骤大概是这样的:先在“糕枕”的内壁及底部抹一些菜油,然后将“和”好的“糕稀”在“糕枕”底部薄薄放上一层,接着就可以上灶开蒸了。待全部熟透后,在上面盖上一块湿的薄纱布,搬起“糕枕”,然后倒扣,轻拍枕壁(因事先抹过菜油,糕会很滑落地从“糕枕”中分离出来),这样,一笼糕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想吃松糕的话,则稍微揿一下就可以了。蒸好的糕要趁软的时候切开,四分之一块糕叫“一角”,再小一点的就是“一丝”了。

现在,总有人会抱怨:过年真忙!但是说这话时,眼角却向上飞扬,脸上也掩饰不住要过年的喜悦。是呀,过年真忙,我们不就图这点热闹热火劲儿嘛!

责编:郭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