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干尖黄叶现象常发生,究竟该如何防治呢?8大方面细说分明
每年到这个时候,经常有朋友咨询:“麦田里的小麦出现黄叶干尖现象,有的一片一片的发生,有的成行的发生,有的零星的发生,什么因素造成的呢?”针对小麦干尖黄叶现象,今天就从八个方面系统的给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第一方面:整地质量
目前整地基本上都是采用机器,主要是犁地、耙地、旋耕地等操作。说起来非常简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整体是有三点要求的,讲究“深、细、匀”。说起来就是:犁地深度一般要在20cm以上,耙地要细,不能出现很多大的坷垃,犁地耙地都要均匀不能漏犁或者漏耙,整地质量高细致,有利于小麦的扎根,出苗,生长;整地粗放,不利于小麦更好的出苗和后续生长,小麦容易出现干尖黄叶现象。

现在国家提倡环境改造,禁止焚烧秸秆,提倡秸秆还田。玉米收获之后,玉米秸秆一定要进行粉碎,如果秸秆太大存留在土壤中,容易造成土壤太虚,小麦根部出现架空现象,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影响小麦根吸收水肥,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苗期容易出现干尖黄叶现象。所以小麦播种后,要对土壤进行镇压,把秸秆把秸秆的碾碎,这样的话咱们才能够保证小麦苗与土地的接触面积变小了,也不会出现少水少肥的情况,还有不会容易在冬天被冻坏了,也就能够保证我们的小麦苗能正常的生长。

第二方面:除草剂药害
小麦4叶之后,小麦田杂草大部分都长出来,此时小麦对除草剂有一定的耐药性,正是打化学除草剂的时期。常用的化学除草剂有:苯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氟唑(酮)磺隆,乙氟羧草醚,唑草酮,甲基二磺隆,辛酰溴苯腈,炔草酯等。这些除草剂出现药害,轻度药害小麦叶片失绿发黄,中度药害小麦上半部干枯,重度药害小麦成片死亡。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因素,主要是认为操作不,例如:除草剂药量使用太多,浓度过高;使用时间不对,小麦除草剂要避开低温天气,一般是在中午10点到下午15点之间;除草剂混用的时候没有经过二次稀释,药液浓度不均,容易产生药害;自己家已经打过除草剂,隔壁地块打除草剂有风飘逸过来了,出现药害;还有就是购买的除草剂不是正规厂家的,含量、成分不对。
小麦出现药害,如果是重度药害的话,建议直接毁掉,补种其他作物;轻度和中度药害的话建议做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1.出现药害,当天或者隔天及时发现的话,可以直接打清水,进行缓解,降低药害。
2.建议用芸苔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尿素喷一次,缓解药害,地块干旱的话要浇水,地块湿度大的话要进行松土,让小麦恢复正常生长。

3.当麦苗被严重抑制生长时,可适量加赤霉素。
第三方面: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这三种,它们啃食小麦种子,幼苗根部以及接近地面的茎部,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小麦苗期又会导致小麦出现干尖发黄现象。针对地下害虫我们要做好防治措施。

1.玉米秸秆还田,需要虫卵存在土壤中,整地之前可以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地面辛硫磷撒施,然后进行翻地。
2.小麦拌种,现在已经属于常规操作了,基本上都在做。拌种药剂可以选择毒死蜱、辛硫磷、福·克、氟虫腈等拌种。
3.小麦出苗之后,防治地下害虫,主要采用的是撒毒土或者撒毒饵的方法: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用麦麸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
第四方面:土壤肥力不足
小麦苗期氮肥、钾肥等大量营养元素,或钙、钼、铜锌等微量元素不足时会引起小麦发黄干尖。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微量元素叶面肥补充营养,改善小麦缺素症状,促进小麦正常生长。

第五方面:气温变化
小麦苗期干旱会造成小麦干尖黄叶,要根据实际情况浇水。
冬季气温骤降会导致小麦幼苗受冻,叶片像开水烫了一样,后期温度升高,受伤的叶片失水,就会导致小麦上部叶片出现干尖现象,建议提前浇防冻水,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进行防冻。

第六方面: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根部褐色,伴随着腐烂;叶片刚开始发黄,后期严重直接枯死。

小麦根腐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种子自身携带病菌;根系受损土壤中病菌入侵;气温低雨水多容易发病;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小麦根腐病:小麦播种前要进行拌种,拌种剂可以选择多菌灵、福美双、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一般都是和杀虫剂一块拌种,不能和微生物菌剂一块拌种,防虫防病;小麦播种要适时,不能过早或者过晚,容易出现旺苗和弱苗;发生病害之后可以选择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喷雾,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增强小麦抗病性,缓解小麦发黄现象。
第七方面: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有两个高发时期:第一个是在冬前苗期,小麦三四叶时候发病;第二个是在笠年的四五月份是高发期。
主要说下第一个高发期,病害侵染部位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病症发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表现出来的症状为麦苗干枯、烂茎杆,严重的导致基部茎节腐烂,整株枯死。

对于小麦纹枯病,建议发病前期就要及时喷药,此时相对比较好防治,可以选择肟菌戊唑醇或氟硅唑或苯甲丙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发病严重的麦田,可以多喷施几次,喷施间隔7-10天。打药的时候一定要打透,不可掉以轻心。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同时,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提高小麦的抗性。
第八方面:红蜘蛛危害
红蜘蛛危害小麦,叶片发白,逐渐失绿,引起小麦干尖黄叶。红蜘蛛发生后一定要进行防治,以免影响小麦安全越冬。

只要做好小麦整地细致,肥力充足,除草细致,都可以减少红蜘蛛的发生。红蜘蛛发生后建议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联苯菊酯、噻螨酮等等,根据当地红蜘蛛的抗性以及种植成本,选择合适自己的药剂,一般5-7天喷一次药剂即可。
总结:针对小麦干尖黄叶情况,需要观察小麦叶片、茎部以及根部,结合气温、肥力、病虫害等情况,合理分析,找出正确方向之后进行科学防治。
欢迎关注农资十万个为什么,了解更多农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