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叶干尖原因多,四个方面巧应对!(多图)

(北方农村网编辑部汇总整理)小麦生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单单黄叶干尖就分4方面原因,不同类型是不同原因导致的,分清类别找到原因,及时采取对症的措施方案,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高产。

1、小麦冻害

冻害表现为小麦叶尖发黄、尖部扭曲、卷起,少数麦田叶片发白干枯。

密度适中、群体合理、长势良好、水肥合理的麦田冻害轻,密度过大或过小、长势弱、播种深、整地差的麦田冻害重、肥力水平较低、密度小、低洼田块冻害也往往较重。

对于受冻麦田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镇压、灌水和叶面喷肥,可及时喷施蓝色晶典25克+农喜十乐素30毫升,或“小麦壮汉3+2”一喷十防专用产品,促进穗大粒多。

2、小麦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有小麦丛矮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与黄花叶病毒病等。症状表现大同小异,前两者是叶片变黄和植株矮化,拔节后发病时叶褪绿,叶尖出现鲜黄色,植株稍矮或病株严重矮缩,分蘖丛生。后者为叶片黄化明显,春季返青后更突出。

小麦黄矮、丛矮病毒病是一种由传毒媒介传播的病害,主要传毒昆虫是蚜虫、叶蝉、灰飞虱,昆虫剌吸麦苗叶液的同时传播病毒病,影响小麦正常生长,一旦染病可造成严重减产,感病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此病传染快,危害重,染病后难以控制,所以防治工作宜早不宜迟,病开展综合防治,重在预防。而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为新型病害。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等农业防治方法是一项重要措施;开展化学防治应以防虫作为主要手段,采用药剂包衣:如咯菌腈+戊唑醇+噻虫嗪或吡虫啉播前种子包衣,可防治地下害虫的同时防治蚜虫、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壮苗增产,消灭传毒媒介。另外,研究发现中信麦9号、中信麦99、邯麦16、泰农18、山农28对部分病毒病有较强的耐受力,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种植。对于已经发生的地块可及时喷施吗啉胍.乙铜,抑制病毒促进生长。

3、小麦除草剂药害

小麦使用后叶片叶肉部分褪绿、黄化、畸形、叶尖干枯等。一般轻者10-15天后会恢复正常生长。

主要原因在于:

(1)不恰当使用触杀型除草剂如唑草酮等,造成小麦叶片褪绿;

(2)田间湿度小,过于干旱;

(3)未采用二次稀释或亩用兑水量少于30公斤;

(4)超剂量使用或重喷等。

(5)错误选择除草剂品种错误用药等。

(6)上茬过量使用玉米除草剂导致莠去津土壤残留过量。

小麦除草剂发生药害多与施药者不规范操作有关,广大农民朋友应积极学习小麦田除草剂使用方法。了解用药品种,务必操作规范,掌握用药时间、用药温度、用水量、用药器械、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避免发生药害。

小麦除草剂药害发生后,及时喷施调节剂与叶面肥,蓝色晶典25克+农喜十乐素30毫升,或“小麦壮汉3+2”一喷十防专用产品,以促进小麦生长,缓解药害。如果短时期发现错误用药后直接喷大量清水淋洗。

4、小麦红蜘蛛危害

上图被红蜘蛛危害的麦田(李进拍摄)

上图小麦叶片上的红蜘蛛(李进 拍摄)

上图小麦植株上的红蜘蛛(李进 拍摄)

防治小麦红蜘蛛可选用1.8%阿维菌素+5%哒螨灵,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