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工智能,IQ,性格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请选择学科分类 体育科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民族学社会学军事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安全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食品科学技术纺织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核科学技术动力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技术矿山工程技术测绘科学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中医学与中药学药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水产学畜牧、兽医科学林学农学天文学力学能源科学技术统计学材料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化学地球科学物理学数学 Manuela M. Veloso教授是国际人工智能和自主机器人领域的主要学界领导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其中部分成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小威,华裔美籍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教授,创办有庄小威实验室。
管理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9种) 马克思主义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6种) 哲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2种) 宗教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3种) 语言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3种) 外国文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6种) 中国文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6种) 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 历史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6种) 考古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7种) 经济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73种) 政治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32种) 法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 社会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0种) 民族学与文化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4种)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5种)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0种) 教育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36种) 体育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0种) 统计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4种) 心理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7种) 综合性社科期刊拟收录来源期刊(50种) 人文、经济地理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7种) 环境科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5种) 高校综合性学报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70种)
索票地点:二教209(时间6月12日12:30—14:30) 何光沪,北京市人大代表,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学者、人民网舆情频道嘉宾、曾作过题为《存在与人生》、《爱的内涵》、《从今日中国看儒教与儒学》的演讲。 何光沪教授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特约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简称USD)成立于1949年,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市,是一所著名的罗马天主教大学,隶属天主教会。目前圣地亚哥大学拥有在校学生7000多人,其中国际学生所占比例约为6%,来自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圣地亚哥大学每年平均用于每名学生的经费达11000美元
饶宗颐教授生于广东潮安,1949年定居香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有深入研究,在上古史、地方史、甲骨学、简帛学、目录学、楚辞学、敦煌学、宗教学、考古学和文学等多个范畴取得丰硕的成果,并提出了独到的创见,是当代其中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殿堂级华学大师。是次展览透过饶教授的生活照片、私人信函、学艺成果、文学创作及其他文献资料等200多项展品,从人生、学术、艺术及文学等方面,讲述一位以香港为家的学人专注于中华文化的研究,最终成为一位享誉国际的国学泰斗,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1962年,饶宗颐教授因《殷代贞卜人物通考》 获法兰西学院颁授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林特赏”
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现证明,中国在六世纪中期就已开始使用石材作为传承佛教文本的媒介,正如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刻经题记中所说 ‘镂石班经,传之不朽’,较之纸质文本的脆弱和容易修改,金石被视为长久保存佛教经典的首选载体。伴随着佛教在中亚和东亚地区的广泛传播,佛教石刻材料逐渐呈现出多样性趋势,不再局限于佛教经典的镌刻,大量与佛教相关的碑刻题记与墓志也不断涌现,成为研究当时佛教流布与社会信仰状况的重要资料。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中亚和东亚地区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读’ 研讨会在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 (St Anne’s College) 举行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爵士,OM(Sir James George Frazer,1854年1月1日-1941年5月7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社会人类学家、神话学和比较宗教学的先驱。曾在格拉斯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弗雷泽在1914年获封爵士
曾用名任又之1916年生山东平原人。193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3年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此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4年被委任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科学位评议委员会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会长、中国西藏佛教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普鸣教授( Professor Michael J.Puett)是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亚洲中心代理主任。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与哲学等领域。普鸣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并非是一个刚加入全球贸易网络的封闭社会,事实上,由于历史上源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在过去数个世纪中,中国曾经在远程贸易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成为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