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
2001年获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学位课程(主修历史)。2017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前,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史及香港殖民时期的历史,关注的问题是“现代性”论述如何成为被不同群体操控的政治文化资源,从而形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周兴梁:《与时俱进的爱国者和革命家孙中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 本书约44万字,收录了周兴梁教授关于孙中山研究的论文十七篇。这些论文共分为上下两编,阐述了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终结中国封建帝制和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两大历史功勋
本期《神学论集》以“圣师十字若望与大德兰”为专题,刊载了加尔默罗圣衣会为庆祝圣女大德兰诞生五百周年(1515-2015),于主历 2010 年 10 月 15 日之瞻礼日所做的三场演讲内容;加上首篇〈探索圣十字若望《黑夜》:论默观中的被动净化〉,聊表我们对加尔默罗圣衣会的庆贺与致意,并期许我们效法圣师的榜样,在祈祷中常与上主同在、亲切的交谈、翕合主旨,进入那超性祈祷的默观中。除了上述四篇专文外,本期另收录了:穆宏志神父描绘《路加福音》中的耶稣画像、胡淑琴修女探讨〈教牧咨商中的基督徒人观〉,及刘维喆修士针对《五旬节与圣神》所做的书评。
曾用名任又之1916年生山东平原人。193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3年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此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4年被委任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科学位评议委员会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会长、中国西藏佛教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文学翻译家、学者。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1930就读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济南任中学教员
很抱歉,全选功能需使用 JavaScript 才可正常使用,请改用支援 JavaScript 的浏览器,谢谢! 勾选: 编号: 192 出版书目: 台湾史研究文献类目 2014 年度 类别: 政治 时期(主题): 战后 作者: 八尾祥平 题名 (点击阅读): 〈戦后台湾をめぐる《**のネットワーク》と人の移动:中国大陆灾 胞救済総会を中心に〉,收入早稲田大学アジア研究机构编,《次世代ア ジア论集:早稲田大学アジア研究机构“次世代アジアフォーラム”研 究成果报告论文集》,7(2014.3),页 149–163。 您的浏览器不支援JavaScript语法无法使用下拉功能选择显示资料笔数,但没关系并不影响资讯阅读,系统会依预设值显示资料笔数。
本计划预计翻译之书籍为藏传佛教西藏三大寺所使用之典籍,包括部分佛法入门基础教材以及五部大论教科书。基础教材包括《摄类学》、《心类学》以及《因类学》之书籍;五部大论则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律论》相关书籍,共计十九册。 这五部大论为学习佛法教义之重要内容,再辅以辩经制度之实施,可有系统、具逻辑性的学习佛法哲理、德性以及教义上的种种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