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
一是多元发力促招商。全面聚焦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瞄准“3类500强”、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洽谈哈工聚能、开云汽车、中科兴业等智能制造企业,东方优品、麦金地集团、中农劲腾等食品医药企业,实现精准招商。 二是以商招商强链条
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铜化集团)是经省政府批准,于1991年11月成立的资产经营一体化的国有化工企业集团,铜陵市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过26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地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的跨区域大型化工企业集团,2017年,名列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173位、安徽企业100强第44位。 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28家,包括“六国化工”(SH600470)和“安纳达”(SZ002136)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与法国威立雅水务、韩国三星及英国氧化铁等合资组建了3家中外合资公司
煤化工是陕煤集团两大核心主导产业之一,是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和“材料”转化的重要途径。 陕煤集团通过优化调整产业链和产品结构,加快传统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陕北和渭南地区,走“高端、高效、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新型现代煤化工发展道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和煤制烯烃两大龙头,发展焦油深加工、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聚酯、焦粉气化、高温费托制油、高分子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和产品价值的提升。 每年可生产各类化工产品1768万吨,可向用户提供高效化肥、油品、基础材料、基础化学品及高端精细化工等系列产品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1月,是国家规划的14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位列中国煤炭企业50强第8位和世界500强企业第445位,拥有阳泉煤业、阳煤化工、太化股份三个上市公司。 化工产业是阳煤集团最大的非煤主导产业,目前全资或控股企业25家,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新疆四省区,涉及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农用化工、化工装备制造六大版块。拥有化工专利技术246项,晋华炉气化技术、R-GAS高灰熔点粉煤气化技术、大型氨合成技术等多项独创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导向,围绕氟化工、活性炭、食用菌、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鼓励企业与中国农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23所院校合作,共建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生物质气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市搭建了省级以上“12347”科技创新平台,即建成了河北省寒区密植果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
农高会127家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资讯》 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位于脱贫攻坚馆(D馆)咸阳展馆,“不忘初心,决战脱贫”4个字异常醒目,展馆内,一幅幅画面和物品向参展市民讲述着将咸阳的脱贫攻坚历程。 咸阳所辖13个县市区中,1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共有贫困县4个、贫困村787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3万户29.62万人,其中未脱贫人口5.54万户16.88万人,贫困发生率5.51%,永寿、长武、旬邑、淳化四县是固定贫困县,长武、永寿、淳化3县被列入《六盘山区扶贫攻坚规划》,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泾阳、三原6县被纳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泾阳、三原、乾县、礼泉4县被咸阳市确定为北部旱腰带连片特困区。 咸阳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咸阳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扶贫作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按照“政策驱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主导产业和小众产业相结合、主体带动和自主脱贫相结合”的思路,科学谋划、精准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