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
人民网南昌7月29日电 记者从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经过5年的努力,江西省已建成4.6万个新农村建设点,受益农民达870万人。其中,近4万个新农村建设点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县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致富项目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在建设过程中,江西省把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建设点积极发展“一村一品”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 吴小敏 前不久,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评审结果公布,由浙江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坚钦、戴文圣、斯金平、王正加等教授组成的浙江省林学会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获得表彰。这是浙江省唯一一个获表彰的科技组织,也是全国林业系统两个获表彰的单位之一。 多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干果研究团队”、“森林药材研究团队”、“竹子研究团队”等专家团队积极服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围绕林业主导产业与优势特色产业,研创了出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毛竹覆盖,香榧、薄壳山核桃等生态高效的“一亩山万元钱”十大创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2017年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2017年合肥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合政〔2017〕62号),促进我市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根据《合肥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办法》(合科〔2017〕37号)要求,现将申报合肥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联盟的领域要符合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要求。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要符合上述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研究开发能力要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带动产业发展
2018年5月18日,中央有关领导对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农民党员来信捐赠白茶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批示后,浙江对口帮扶单位积极牵线搭桥,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捐赠方安吉县溪龙乡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先后到我州普安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向普安县捐赠2000亩安吉白茶茶苗。自此,普安县成为全国受捐的三省四县中面积最多的县。 为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让其在脱贫攻坚中切实发挥出实际效果,我州专门将此白茶种植项目命名为普安“白叶一号”工程项目,并将茶园作为“感恩茶园”,按照“核心示范引领、多片联动推进、做大茶园规模”的总体要求,形成了党委推动、政府执行、部门落实、社会各界支持、贫困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2015年3月15日,由北京定位之邦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参与媒体接待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会议中心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代表与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话。 会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徐军教授宣读了《关于设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的批复文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成立筹备小组负责人汇报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筹备情况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章程
绿色生态是青海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后发优势。“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围绕绿色发展的既定目标,加快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在绿色发展中创优势、增动力、加速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祁连草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2018年5月18日,中央有关领导对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农民党员来信捐赠白茶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批示后,浙江对口帮扶单位积极牵线搭桥,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捐赠方安吉县溪龙乡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先后到我州普安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向普安县捐赠2000亩安吉白茶茶苗。自此,普安县成为全国受捐的三省四县中面积最多的县。 为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让其在脱贫攻坚中切实发挥出实际效果,我州专门将此白茶种植项目命名为普安“白叶一号”工程项目,并将茶园作为“感恩茶园”,按照“核心示范引领、多片联动推进、做大茶园规模”的总体要求,形成了党委推动、政府执行、部门落实、社会各界支持、贫困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各种类型的龙头组织的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利益机制联结成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人民网南昌7月29日电 记者从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经过5年的努力,江西省已建成4.6万个新农村建设点,受益农民达870万人。其中,近4万个新农村建设点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县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致富项目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在建设过程中,江西省把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建设点积极发展“一村一品”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徽县强力落实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建设和陇南“433”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在夯基础、建平台上做文章,在产业培育、创特色上下工夫,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项目带动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实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项目带动、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去年以来,徽县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合器”作用,抢抓“一带一路”、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各类政策叠加机遇,紧盯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和徽县发展规划的衔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新兴产业,谋划一批如三滩景区整体开发和城区调水等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具体可行的重大项目。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延伸产业链条、扶持壮大核心企业、规划建设重大项目、错位布局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不断突显、配套产业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加入到各个集群中来,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把企业寻找买家和卖家的成本与风险不断降低,成为带动一方群众发家致富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