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年12月8日,行星科学科技名词工作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魏勇副所长、张辉研究员、科教融合部宋玉环主任,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张晖副主任、审定二处史金鹏副处长以及来自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地球化学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的30多位专家参会。 会上,张晖副主任首先感谢与会专家对科技名词工作的支持,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历史沿革以及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流程,最后希望科技名词工作能够为行星科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报告人简介:王光秋,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商飞技术顾问。曾任职于德国宝马-罗罗航空发动机公司、英国罗罗公司,曾任中国商飞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商飞总师助理、宽体客机项目副总经理、宽体客机动力团队负责人等职务。近年来出版4部专著、30多篇学术论文
景贵飞,河北省景县人,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北斗丝路研究院研究员。1991年、1994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担任助教、讲师;1997年至2004年在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信息处担任助理调研员;2004年至2017年,在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工作,曾经担任处长、副主任职务
2019年9月19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的2018-2019指挥与控制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银泉大厦举行。 会议由学科发展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监事长戴浩院士主持。中国科协项目管理人冯建刚同志介绍了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的相关情况,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继荣研究员介绍了学科发展报告的编写情况
这些学校入选这份名单,有没有你母校? 近日,教育部公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的名单。经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遴选,教育部拟认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93所学校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共有1093所学校入选,厦门有这些学校上榜↓↓,公示期为2020年9月9日至2020年9月15日。 特色学校遴选,旨在推进学校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国防教育,鼓励创新发展,探索典型经验,突出区域特色,发挥特色学校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加快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 引导学校加强国防教育,带动各地全面提升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水平; 对经遴选认定的学校,由教育部命名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刚刚在北京落幕的《生命北极——王建男环北极摄影观察(17回合)作品展》意犹未尽、再度升温:28日,展览的全部作品(423幅)已分别被北极国家和首都学府收藏。 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生命北极》(北京展)10月11日至24日在北京卓展中心举行。 今年5月,中国刚刚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
2015年8月30日,DJI 大疆创新第二届“DJI 大疆创新开发者大赛”圆满落幕。来自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得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和Penn State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美国队伍“UT-Dronefly”,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航之星”,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队伍“冰冻生态圈”分别斩获前三甲。冠军队伍获得了高达10万元的现金奖励,一些优秀学生还获得了大疆的实习及工作机会
北航MBA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勇于创新、富于责任、精于实务、善于合作的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融合校内强势学科背景,依托学院领先学术研究优势,与时俱进,开设了六个培养方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创新创业管理、数字化营销与战略、项目管理、企业综合管理。 符合《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报名条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学位中的工商管理(MBA)专业: 1、国家承认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含)以上,2017年9月1日前
安广丰,男,1989年9月出生于山东莘县,2009年12月加入中国***。2016年12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任职于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讲师;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航卓百博士后;2020年12月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受聘为副研究员。 先后主持国家两机专项基础科学中心重大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先进航空动力创新工作站项目一项、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外委课题一项、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外委课题一项、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外委课题一项;参与国家两机专项、民机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
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是信息、生物、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必要功能材料。磁性材料具有能量存储、转换或改变能量状态等功能。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自动化、音像、电机、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农业、生物与医疗等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涉及到工、农、医、现代科技、国防和人类生活等各个领域,全球磁性材料需求量每年以10%-25%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