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
核心提示:为更好呈现中国食育发展现状,展现食育人、食育团队的风采与食育主要开展方式,食育网特别推出《食育,我们在行动》系列纪录短视频。第一期视频《走进食育》已正式上线。 《食育,我们在行动》第一期:走进食育(点击图片看视频) 食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久,在不断摸索与实践过程中,大家对食育的认知与理解逐渐加强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8日上午,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德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伍泽亮率队到我院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向我院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离退休教职员工送上节日的慰问和诚挚的祝福。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兴福陪同
院属各部门、教学分院: 校徽是大学形象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高度凝练和艺术体现。为适应新时代学院高水平发展,便于学院校徽的识别和传播,更好树立学院文化形象,学院启动并组建了设计团队对新校徽进行设计工作。经方案征集、专家评选、征求意见,学院设计艺术分院苏曼宁、何超老师创作设计的新校徽获得广泛好评,经学院研究,确定为学院新校徽,即日起正式启用,原校徽同时停止使用
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的决定》,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舒一航同学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全市仅三位。该荣誉是经党中央批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少先队员的最高荣誉。 在家长眼中,舒一航是自律守规则的好孩子,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在老师眼中,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同学眼中,他是善解人意的好伙伴,总是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排忧解难
2020年12月31日,建筑学院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洋、辅导员赵玉英和徐杨,以及3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杨书记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校近期的相关工作,叮嘱高年级即将离校的同学们做好个人防护,考试的同学们认真备考,严格遵守考风考纪。同时,杨书记向同学们征求了资助工作、奖学金评定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近日,吉林省教育厅公布了吉林省首批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建设名单。电气学院推荐的研究生课程《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入选吉林省首批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立项建设课程,学院推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利用数值仿真工具的新型电力系统分析》入选吉林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建设项目。 “十四五”时期,为深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响应学校号召,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精品示范课程、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优秀教材和教学成果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为及时了解2022级新生对大学校园生活的适应情况,让离家远行的新同学感受学校的温暖,10月4号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必达深入和平校区3号、11号公寓看望慰问我院新生。校党委组织部、教务处负责人,统计学院领导班子、新生班主任、辅导员等陪同看望。 在新生宿舍,王校长亲切询问同学们来自哪里、所学专业、到校后适应的怎么样、在校是否想家、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等情况,鼓励新同学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人生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叮嘱同学们学会照顾自己,有困难及时向老师反映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校在近日开展“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勤俭之星”、“孝敬之星”、“文体之星” “卫生环保之星”评选表彰活动,102名学生获得“校园之星”荣誉称号。此次评选活动很好的展现我校学生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让德有所养、学有所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在学生中树立文明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影响群体,使我校学生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会上,冯钊科长作2019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和学生科工作报告。他从思想引领、学校制度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学生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关意寅校长宣读了2019年度学生工作各奖项获奖名单,并号召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和领会此次表彰大会精神、不断努力加强学习、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消息一出,高考英语、英语学习相关话题再次登上热搜。 近年来,围绕英语学习的相关调整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