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
今年6月,“隼鸟”号的岩石收集舱回到地球。(资料图片) 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高木义明16日宣布,研究人员已经确认,在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密封舱的回收容器中发现的1500个物质微粒,大部分是来自“丝川”小行星的岩石。这是人类首次从小行星上采集到物质,可以说“隼鸟”号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圆满完成了探测小行星的计划
针对4月27日晚出现在华北上空疑似“UFO”的天象 中科院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解释―― 针对4月27日晚出现在华北上空疑似“UFO”的天象,昨天,中科院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给出了解释:这是夜光云版本的航迹云。 27日晚出现在华北上空疑似“UFO”的天象“刷屏”了微信朋友圈。昨天,中科院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科院之声”给出了解释
于2004年,15岁的陈易希在美国凭着他发明的“智能保安机器人” 而获得第55届美国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物理学二等奖。一年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把一颗编号为20780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令他成为众位获命名小行星的香港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在2006年,陈易希在考会考前,已获香港科技大学破格收录, 入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士课程
"Moldavite 是陨石的一种形式,具有外星起源,是在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时形成的。 撞击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岩石发生变形,由此产生的晶体被抛向广阔的区域。而且只有捷克的陨石拥有独一无二的橄榄绿色
如果每次别人问我“你吃素的话蛋白质从哪儿来?”我都能得到1块钱的话,可能买我一辈子吃的豆腐的钱都够了。 在享受很多你喜爱的纯素食物的同时,蛋白质就已经被轻松地摄取了。人们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在发达国家,问题不在于人们无法摄取足够蛋白质,而是摄取蛋白质过量!食用过量的动物蛋白会导致子宫内膜癌、胰腺癌以及前列腺癌
以末日为主题,不是诅咒,而是启示,为了让当下的人们对自身的行为和未来的种族存亡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走向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末日,似乎是一个被过度娱乐化的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好莱坞式的大片里。坐在电影院里,一部《后天》或《2012》可以让你看的惊心动魄,大呼过瘾。可看过之后你有没有想过,末日,只是危言耸听、亦或是杞人忧天吗?不,这显然不是妄想,而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导读]研究人员认为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神秘天体是一颗体积更小,运行速度更大的彗星,撞击地点为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 据国外媒体报道,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一直以来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当前普遍观点认为统治地球的恐龙是被小行星(地外天体)撞击所毁灭的,也有人认为是一颗彗星。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是一颗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的彗星,由于其非常快的撞击速度所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被认为是一颗“高速彗星”
长篇小说《安德鲁的大脑》日前已由兰登书屋出版。 长篇小说《世界博览会》中文版下个月将由九久读书人出版。 问:你以写历史小说出名
在刚刚过去的12月20日,中国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将9颗卫星送入太空。然而这一次不寻常的发射,只是中国航天“超级2019”的一个小小注脚。 截至目前,中国今年已实施33次航天发射,如果再算上拟在本月底择机发射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那么2019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达34次,有望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1908年6月30日上午,通古斯加发生大爆炸,随后的数十年科学家归结了发生爆炸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由英国天文学家卫波(F. J. W. Whipple)于1930年提出在大气中爆炸的物体是一颗彗星;另一认为引起通古斯加大爆炸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一颗像小行星般的天体。 1961年5月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上,红石火箭搭载着“自由7号”太空船正准备发射升空,艾伦•雪帕德是极少数有机会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虽不是首例登上太空,但雪帕德的成功对人类航太计划的进展仍是举足轻重,故也被视为国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