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4年,15岁的陈易希在美国凭着他发明的“智能保安机器人” 而获得第55届美国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物理学二等奖。一年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把一颗编号为20780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令他成为众位获命名小行星的香港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在2006年,陈易希在考会考前,已获香港科技大学破格收录, 入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士课程。这是该校创校15年来,首次录取的中五毕业生。 在会考放榜后,陈易希会考只有12分,而中国语文科及英国语文科等均为U。但科大仍坚持取录陈易希, 校长朱经武表示取录他主要是因为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 而非会考成绩,科大会为他提供特别辅导,以助他适应大学生活。
“我半身瘫痪,靠双手都可以爬到上顶,身为健全人嘅你,点解咁轻易放弃?”
曾夺多届亚洲攀石锦标赛冠军、2008年长洲包山王黎志伟,一度是攀石运动界的天之骄子, 但因为一次交通意外而下半身瘫痪,以为缘绝攀石的黎志伟反凭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成功重返攀石场,凭双手爬上五层楼高,其后成为香港攀石代表队教练, 今年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再闯人生高峰!
屯门区杰出学生(2001-2002)
两届青少年亚洲攀石锦标赛冠军(北京2000 伊朗2001)
香港再诞生2名“星之子”,李键邦及黄深铭同学在美国举行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凭“自洁门柄”勇夺2等奖,可获小行星命名。 这是继陈易希之后,本校相隔11年再度出现“星之子”。 两人设计的易洁门柄,是由一层属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涂层,涂层能吸收紫外光,激活门柄的消毒功能,他们亦在门的上方安装发电机, 当有人开门及关门时,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电力予门柄两端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UV LED),光会在门柄内会进行全内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激活门柄均匀接受光源,分解门柄的细菌及病毒,达至自动消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