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
月球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和地球唯一的卫星,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关于月球的赞美更是不计其数。这个对地球生命繁衍有着重要作用的天体起源一直是个谜。 关于月球的起源目前有好几种假说,但是这些假说都是各有不合理的地方所以目前科学界关于月球的起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在一本专为此次斯塔穆斯科学节出版的科学家作品集中,霍金在序言部分发表了这一观点。乍看之下,这句话带有很强的威胁意味,但是听任何话语都不能断章取义,这句话更是如此。霍金的观点是,假如希格斯玻色子达到非常高的能量级,超过1000亿千兆电子伏特,那么这种粒子就可能变得不稳定,进而引起时间和 空间的崩溃
科技日报讯 国家航天局网站7月29日透露,我国嫦娥七号任务拟开展月球南极着陆与巡视探测。 国家航天局、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于29日发布于国家航天局网站
美国宇航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团队成员已经为DART航太器装满了燃料,进行了最后测试,DART预定在2021年11月23日发射。 DART将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防御测试任务,它将前往小行星Dimorphos,该小行星围绕着一个更大的伴生小行星Didymos运行。 DART有意撞上该小行星以稍微改变其轨道
科技日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刘霞)2017年,“奥陌陌”(Oumuamua)成为首个闯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在天文学界引发一阵喧哗与骚动。对于其身份,科学家众说纷纭,包括外星人的飞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论。据美国太空网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奥陌陌”可能是一团宇宙“尘兔”,给其“身世之谜”再添疑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航天局近日发布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探月工程四期将完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后续还将开展火星采样及其他行星探测,中国航天探索将迈向更远深空。国家航天局表示,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其中,嫦娥六号计划于2025年前后发射,将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据日媒报道,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及神户大学等科研小组在7月4日的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地球科学》电子版发布研究成果称,绕火星运转的两颗卫星可能是因巨大天体撞击火星而诞生的。 报道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正在推进到本世纪20年代向火星的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并将沙土带回地球的计划。东工大副教授玄田英典(行星科学专业)表示期待称:“如果撞击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带回的物质应当包含来自火星的物质
所谓的星座算命,占星术只是个娱乐性质高的把戏而已,属于一种伪科学。 从冥王星(Pluto)除名一事,就可看出占星术的盲点。 最早的占星术,当时只有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后来巴比伦人发展出黄道12宫,并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更多,增加更多颗星星,并导入繁复的规则
20 多种氨基酸。这是首个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的证据,对理解这些至关重要的有机分子如何到达地球具有重要意义。 "(Ryugu)返回地球,并带回约 5.4 克行星表面样本
一颗叫“2004MN4”的小行星,到底会不会撞到地球,一直都是部分天文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俄罗斯一位天文学家就坚持,这颗小行星会在2035年撞上地球,然后彻底毁灭地球。据俄罗斯媒体报导,许多天文学家都发现,“2004MN4”这颗小行星,是直冲着地球而来,先前有天文学家说它会在2029年左右撞上地球;但也有天文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只会和地球“擦身而过”。而俄罗斯这位天文学家声称,他经过“精密的计算”,发现这颗小行星迟早还是会撞上地球,只是时间会比以往所预测的延后六年,也就是在2035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