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四号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为我国首颗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擦亮“慧眼” 本报讯 (陈杭杭 记者史玉成)6月15日,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成功搭载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个位于大气层以外、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灵敏度、分辨率最高的一颗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而为“慧眼”擦亮眼睛的,就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电离所和中科院高能所的一群科研人员
据航天科技集团,3月10日6时41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5次发射。 天绘六号A/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
太原10月5日电(李国利、朱霄雄)10月5日2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高分十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4月20日起出入境检验检疫统一以海关名义开展工作♐《威利斯人娱乐棋牌网站》并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威利斯人娱乐棋牌网站》太原10月5日电(李国利、朱霄雄)10月5日2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高分十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用关系网织就暴利,8元产品卖到上万。 北京时间1月9日11时17分,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同时,中国本次航天发射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近日,浙能长兴地面光伏电站入选新华社编发的《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我国五年来科技创新成就巡礼》篇,与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同列。这是国内主流媒体对浙能集团加快科技创新的褒奖。 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
央视网消息: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0次发射。 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1970年4月24日—2007年6月1日);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年多(2007年6月1日—2014年12月7日);第三个100次发射用时4年多(2014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第四个100次发射仅用了33个月。 回顾第四个100次的发射纪录,一组组数据更是振奋人心: 第四个100次发射期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均37次发射,打破中国航天纪录; 第四个100次发射期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保持年均10次以上的高密度发射频次,有力支撑了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建设; 第四个100次发射期间,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实现“王者归来”,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连续取得“五战五捷”,助力实现“探月梦”“探火梦”“空间站梦”; 第四个100次发射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集中亮相,长征五号B筑梦“天宫”、长征七号甲励志“高轨尖兵”、长征八号拓展太阳轨道发射能力……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逐渐完善,中国航天进出空间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新百次期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断提升的能力和发射频次,它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高的精度,也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更稳地迈向下一个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