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刊
王刚,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江苏共青团讲师团讲师、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2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3年获得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江苏省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015年入选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二批高层次人才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视阈下党建品牌建设探析( /HTML) 文章编号: 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加强品牌建设成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党建引领水平增强组织育人实效采用理论追溯、归纳总结、分析论证等方法基于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视阈对党建品牌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进行探讨。通过对高校党建品牌创建内涵的界定明确了内涵特征分析了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开展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阐释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视阈下党建品牌建设路径即以品牌管理的理念通过系统思维创设工作抓手实施项目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思路
杨琦,女,1985年4月出生于河南舞阳,中共党员,讲师,播音与主持专业带头人,陕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本科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视频播音与主持、少儿口才培训等
担任课程: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思想概论、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和国史、中国法制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09年,陕西省党史研究室课题《陕西工业基地建设》。 《论***关于“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01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事件”出炉,标志着从2006年开始的这项评选活动已经持续了10年,累积的年度十大事件已经达到100件。这是《WTO经济导刊》持续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项工作,更是《WTO经济导刊》实现作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目标的重要工作。 这十年,时代正处于变革之中,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
协商民主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强调大众参与、平等对话、审议交流以达成共识或缩小分歧的民主形式。本文首先通过对民主、选举民主的本质的探究对协商民主这个命题本身做了超越东西之争的界定,进而分析了协商民主在逻辑、历史、文化上的中国进路,然后概述了中国协商民主的现状,最后基于目前的经验与挑战对我国民主进程中协商民主的地位与前景提出几点推进策略。 张秀霞,生于1981年,内蒙古商都县人
《新闻研究导刊》创刊于2010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媒类专业学术期刊。 《新闻研究导刊》设有本刊特稿、传媒艺术、创意设计、教研前沿、专题探讨、基金课题、学术研究、文产研究、广电研究、影视艺术、动漫艺术、媒介观察、传媒实务、基层传播、编辑出版、装帧设计、技术与应用、政工研究、经营管理等栏目。 《新闻研究导刊》主要刊发新闻传媒、创意设计等相关领域学术论文,报道全中国乃至世界传媒行业的热点话题、焦点事件中挖掘提炼对传媒界有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理论
【个人简历】张士平,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现任中宏(河南)产教融合专家咨询委员会首席专家、河南省督学、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会社会服务和办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南省物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担任河南省职教攻坚一、二期工程督导专家、中国职教协会学生与安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职教学诊改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南省中职教学诊改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职教学会副会长数字化校园分会会长等职务。 主编了《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学生军事训练》《怎样当好职业学校校长》《怎样当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学生管理》《中职生通识教育》等多本专业教材; 在《教育与职业》《河南教育》《经济研究导刊》《中国外资》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学术论文;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工作战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当人类共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给全球带来的健康和安全威胁时,就会反思历史的教训,思考如何构建文化互信的新型关系
198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工作。 1989年获中英友好奖学金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伯明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研修。 项目案例/获奖情况: 1、主持完成的教学研究项目“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获得1996年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