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
各市、县(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直属有关单位,宁夏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为了解和掌握粮食专项资金建设项目进展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使用粮食专项资金,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决定于2020年8月开始对“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项目、粮食产业化发展项目、应急保障中心建设项目以及其他粮食专项业务费收支情况开展财务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掌握情况。全面了解和掌握 “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项目、粮食产业化发展项目、应急保障中心建设项目等粮食专项业务费的财务收支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二是加强监管
宾阳县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鼓励广大种植户多种粮、种好粮。 8月14日,从宾阳县粮食局了解到,目前,宾阳县粮食收储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全县各粮食收储点加班加点,为农民卖粮开通绿色通道,全方位服务早稻粮食收购,积极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种粮收益基本稳定。 今年春耕备耕期间,宾阳县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积极指导农户抢抓农时,及时开展春耕春种,做到早种早管早收
一种以农业产品为纽带,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融合农业生产、交易、流通、金融等产业要素实现按需订制的“农业3.0模式”正在形成。它将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带动消费升级,它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脱贫,是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3.0模式”是指当代农业在世界科技创新浪潮推动下,实现传统农业在生产、交易、流通等关键功能的整体性、系统性、颠覆式的重构,实现传统农业中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和虚拟经济在相互交融后、升级为更高级的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的再造,实现以全程产业链为载体、涵盖新质量标准的制定、追踪、检测、评估、认证等全要素的生产标准体系的新建
来源:工人日报,原题:《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促进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我国全链条节粮减损取得阶段性成效》 工人日报讯(记者杨召奎)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在该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2021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进落实《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自2021年以来,我国多措并举着力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目前,我国已建成54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覆盖全国1000多个产粮大县,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粮食干燥能力每天达到111万吨,部分地区还为农户配置了科学储粮仓
中国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3.1万亿元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14日在北京透露,2018年中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幅超过6%。粮食产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势头。这一势头的实现离不开自中国2017年起启动的优质粮食工程
四川凉山州,中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之一,绿水青山正成为击退贫困的金山银山。 累计退耕还林超过243.8万亩,卫星观察到凉山植被的变化,反映出水土流失被控制、减缓以及扭转的全过程,粮食年产量实现高达50%的增长。 还我绿水青山,是一场转变发展模式的全方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