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音讯(记者柴华)据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我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导,本年以来,我国农业银行加大金融支撑“三农”力度,上半年县域借款余额添加超越6000亿元,增量、增速均为近五年最高。 不久前,农业银行西藏日喀则分行陈塘镇支行正式开业,镇上6个行政村2500多人再也不必跋山涉水到150公里外去处理银行业务了。脱贫今后的陈塘镇正在开展旅游业和种养殖业,银行网点的建立成为当地经济开展的最新助力
作为技洽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种业科技发展论坛”8月26日在河南鹤壁市举行。当天,河南省现代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更是达到100%,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WTO《乌克兰危机:战争对全球贸易和发展的影响》(英文) 世界贸易组织(WTO)4月11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估计,俄乌战事恐使2022年世界贸易增长近乎减半,进而也将拖累全球GDP增长。世贸组织指出,尽管俄乌两国在整体世界贸易和产值所占比重相对为小,却是一些必要产品的重大供应源,尤其是粮食和能源。世贸组织称:“通过一个全球经济模拟模型预测,俄乌危机恐使2022年全球GDP增长率下跌0.7到1.3个百分点,来到3.1%至3.7%之间
再次入围!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来彩虹一直是河南建筑防水行业唯一一家中储粮战略供应商! 近日,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公示了2021年入围防水施工及防水卷材产品、外墙建筑涂料施工及产品、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施工及产品、政策性粮食包装物供应商中标结果。公示显示,在防水施工及防水卷材产品供应商中,彩虹再次入围!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来彩虹一直是河南建筑防水行业唯一一家中储粮战略供应商! 中储粮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骨干力量和粮食管理的先进生产力代表,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近日,我校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NSAID)罗必良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流转“差序格局”撕裂与农地“非粮化”:基于全国29省调查的证据》在国内管理学顶级期刊《管理世界》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仇童伟,通讯作者为罗必良。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建议授奖项目日前在河南科技网和河南省科技奖励工作网公示。据公示信息,建议授奖项目中有15项为我院主持完成的成果,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二等奖以上项目总数占全省农业类项目的50%,获奖数量和质量再创佳绩。 其中,我院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郑麦379,实现了优质与产量和抗逆性的协同改良,并通过创新配套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模式实现了大面积产业化应用
中青在线北京8月28日电(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8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研发的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已持续开展农情遥感监测工作20年,为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农情信息服务——这是我国对全球粮食安全信息服务与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直接贡献。 随着全球人口继续增长,人们对粮食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同步提升,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8月27日,数字“一带一路”农业与粮食安全工作组2018年度研讨会在我国海南三亚开幕,该工作组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成立,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一个农业和粮食安全信息分享共同体,应对粮食安全相关信息缺失的问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在北京召开免烧砖产品质量及市场应用座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教委、建设部节能中心、中国建筑砌块协会、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东北建筑设计院、北京建都建材设计院、西安墙材研究设计院、贵州省建材设计院、国家建材墙材质量监督中心、浙江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站、宝鸡市砖瓦技术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在讲话中说,积极推进墙材革新与节能建筑,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是国家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不减少、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有关精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近期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 《意见》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农发行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责密切相关,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农发行促进自身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随着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激增,寻找养活数十亿人口的方法变得更加紧迫. 今天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 这要归功于美狮贵宾会分校植物遗传学家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 Gurdev Khush 美狮贵宾会分校名誉教授和世界粮食奖得主 开发出更耐寒、更优质的水稻 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改善全球稻农的福祉. 最近 Pamela Ronald教授 而且 David Mackill教授 利用基因改造培育出抗洪水的水稻品种 这使数百万在洪水易发地区种植水稻的农民受益 以及提高印度和东南亚7000万人口的粮食安全. 像这样的基因发现使研究人员培育出更耐寒的植物 适应气候变化的大米 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