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
新时代,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必须转型升级、提质上档
本报北京1月9日电(记者杜海涛)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2019年各地认真组织政策性收购,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全年收购粮食7900亿斤,没有出现大范围“卖粮难”。 与此同时,多措并举消化粮食不合理库存,搞好粮食统计、监测分析和预期管理、精准调控,粮食市场供应稳定有序。 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创新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批特色园区集聚集约发展,一批区域品牌彰显带动效应
12月28日,中共达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篇章的决定》。 新目标,新征程
如今,我国玉米烘干机品种日益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加,特别是政府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如农机补贴政策,这些对我国玉米烘干机行业发展非常 有利。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烘干设备生产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是价格低廉,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产品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外观质量、成套性和功能组合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玉米烘干机应用领域广泛,目前主要应用在轻工、粮食、化工等行业,是使用面广的通用机械设备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控制人员流动,并制订了公共资金紧急调用计划。 疫情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压力
近日,从省科技厅获悉,必威体育副校长杨宝进教授主持的“高温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省重大科技专项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首次将乳酸菌快速发酵技术应用于高温火腿肠加工,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无硝、高品质乳酸菌发酵火腿肠,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益生菌在高温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空白。 此次农业领域重大科技专项我省共有13个,突破了花生、果树、玉米、蛋鸡、肉制品加工等一批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为推动藏粮于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大力发展农牧业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 6月13日,市委书记常志刚深入五原县,就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作为我市重要的农业旗县之一,五原县要充分发挥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和集群化,着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在新型产业、乡村旅游等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力农肉羊养殖园区、青青草原牧业有限公司,常志刚参观了养殖基地,详细了解了企业 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升级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近期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针对优化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情况,在合肥、滁州、宣城、蚌埠、宿州五市,以及临泉、凤台、定远、怀远、蒙城、肥西六县开展专项调研
<正>2020年2月一场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蝗灾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2020年2月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已经受到蝗灾影响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蝗虫灾害。蝗灾使作物生产、粮食安全和数以百万计人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开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法制化新进程,进一步明确防治责任、健全防治制度、规范专业化服务、推进绿色防控,保护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于7月份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传月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条例的知晓率。 农技中心组织全体技术干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心主任田永林宣读并讲解条例内容,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法律效应、指导意义。单位组织成立宣讲队,抽调5名植保站干部,出动车辆、制作横幅、印制宣传彩页版面,广泛进行宣传
8月2日,以“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粮食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图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于旭波发表主旨演讲。 (冯孔)8月2日,第十八届粮食论坛在长沙举行,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改革是实现使命和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中粮集团通过改革,重点解决了六大方面的问题,促进公司积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