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杭州御和堂中医提示:建议朋友们注意漱口水,这可能会导致口腔病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可能会导致病变。在场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工作,不要吃对口腔有害的东西。 口腔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器官
嘴破不是病,但痛起来要人命,这是一般人日常生活常见的症状。虽然嘴破并非严重疾病,但吃东西、喝水、说话等日常生活,都会不小心碰到嘴破的伤口,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网络谣传“因洋葱的特殊成分,把洋葱切片放在溃疡处15分钟,能帮助治疗口腔溃疡
11月15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在全区范围内下架停售槟榔及槟榔制品的告诫书》。 告诫书指出,目前,市场在售的槟榔制品均未取得合法有效的食品生产许可,但部分经营者仍将其作为食品销售,已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全区所有食品经营者应立即予以下架停售槟榔制品。 告诫书提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将槟榔列为Ι类致癌物,确定咀嚼槟榔与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等疾病密切相关,未批准槟榔为新食品原料,未将其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高雄市立联合医院家医科叶日贵医师表示,嚼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几率是一般人的29倍。在台湾,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槟榔,导致口腔癌成为青壮年(25-44岁)男性最常见罹患的癌症。 一般民众误以为槟榔子只要不添加荖花、荖叶、红灰、白灰就不会致癌,2003年,IARC又邀集台湾代表在内的16位多国学者,依据研究证据证实,“槟榔子属第一类致癌物”,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槟榔子也会致癌
“喝酒脸红是肝功能代谢好,不会脸红就是身体差”,是这样吗? 1. 错了!国民健康署指出,喝酒脸红不是保护色,而是“警告色”,表示有酒精代谢不良的基因缺陷!依据史丹佛大学研究,台湾人酒精代谢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喝酒罹食道癌风险较一般人高14倍,特别需要节制,最好不要喝! 2. 酒精在肝脏代谢需要透过两个步骤,首先酒精经过乙醇去氢酶(以下简称ADH)代谢成有毒的乙醛,再由乙醛去氢酶(以下简称ALDH2)代谢成无毒的乙酸。当身体缺乏ALDH2,会导致清除“乙醛”速度缓慢,造成血液中乙醛浓度升高。而乙醛经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列为人类的一级致癌物,不仅如此,乙醛还易引起头痛、心悸、呕吐、宿醉,并提高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风险,因此,喝酒脸红的人,代表身体中缺乏ALDH2,无法清除酒精代谢后的毒性乙醛,而比一般喝酒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口腔癌、心脏病,而台湾高达近一半的人有ALDH2缺陷,通通必须加强警戒!
【台湾新生报╱记者钟佩芳/台北报导】 吞咽、张口时口腔深部疼痛(单侧或双侧)可能是哪些问题?耳鼻喉科医师詹益智表示最常见是咽喉〈扁桃腺〉发炎,其次则可能为口腔内长肿瘤、肠病毒等造成。 目前正值春夏交替,也是肠病毒的好发季节,许多小孩除了会有吞咽、张口时合并深部疼痛外,也会合并食欲不振等情形。若家长发现小孩出现活动力降低、微烧情形时,应适时补充水分及营养,通常3~5天则可自行痊愈
戒烟中的许多效果可以被视为里程碑的标志,而常常被戒烟服务所引用,从而让一个吸烟者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其中的一些具有自然的特性,比如血液中的尼古丁在48-72个小时内被清除殆尽,并且血液中的可替宁(尼古丁的一种代谢物)将在10-14天内被清除,其它的效果,比如体循环改善,事实上波动性会比较大,结果通常很少能用一段时间来界定。 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一般来说,戒烟时间越长,体内的尼古丁就会越少,当然,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也有助于净化体内的尼古丁
口腔疾病的类型很多,而且发病率相当高。口腔疾病一般不怎么严重,只要发现的早并且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发展到太严重的地步。但是也正是因为口腔疾病不是很严重,因此容易被人们忽视,在疾病早期不及时治疗,耽误病情就会引起更严重的病情,甚至会诱发并发症
部分患者还会发展为湿性脱屑。这些症状不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但却会带来不少的苦恼,尤其是对于爱美人士来讲,会打击其治疗的积极性,所以做好放疗时的皮肤红肿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癌肿病者在放疗的一个月内,往往会产生各种程度皮肤反应,其病症与病者皮肤敏感度有关,例如乳腺部癌肿及头颈部癌肿如鼻咽癌、口腔癌,常在放疗照射到第三、四周后会出现皮肤红、肿、热微痒等反应,继续照射到第五、六周的时候,肤色有可能会变黑,甚至开始有干性脱屑,要从根本上来处理放疗时的皮肤红肿,当然是要配合中药来治疗了
8月30日上午,同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居家护理小组在喻磊护士长的带领下来到舌癌病人邓先生家中为其进行了居家护理。邓先生20多天前在口腔颌面外科进行了舌癌皮瓣修复术,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下于一周前出院,目前在家中进行休养。 为评估康复进度、促进术后功能锻炼,居家护理小组的成员到邓先生家中后各司其职,评估患者肢体功能和语音功能恢复进度、查看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换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