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h
入围动力系统在当天通过静态评测和动态测试两大项目20余小项,接受了评委的全面评测。经过测试打分,评委们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大奖。颁奖盛典将于12月初在上海举行
9月22日,比亚迪集团规划院院长助理、双模开发中心主任王春生、NVH技术总监系统赵彤航、匹配开发部经理史明杰一行6人受邀到访学院进行合作交流。院长周晓勤教授、副院长王继新教授、左文杰教授、吴文征教授、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兼副院长刘鹏教授、机械基础教学中心副主任董景石教授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院长马志超教授主持
2020第三届汽车车桥与电驱动创新技术论坛于2020年9月3-4日在中国上海成功落幕。本届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ATC汽车技术平台共同主办。根据主办方的会后相关数据统计,本次会议共计287人参加,其中72人来自整车厂、61人来自车桥总成,154人来自电驱动总成及其他零部件企业,本次会议终端用户与供应商的比例为66%:44%,先后共安排14场主题演讲与2场WORKSHOP讨论,共同探讨最新行业标准、轻量化设计、NVH性能优化与传动效率提升、集成一体化电驱动桥技术、电驱动桥的技术发展与挑战等内容
模态,英文Modal。模态是一个结构的固有属性,它是由结构的材料特性(质量、弹性和硬度等)以及结构的形状所决定的。每一个模态都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模态振型等特性
众力专注于发动机悬置的NVH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建立起完整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同步开发流程和设计规范。具有多年常规燃油车(ICM)的悬置系统开发、零部件设计经验。众力同时具备混合动力(HEV/PHEV、电动车(EV)等新兴动力总成悬置的开发能力
在现阶段国内MPV这个领域,别克GL8称得上是非常实用的一款。目前从家用和自驾游的角度而言,这款车可以说做得相当出色。相信不少人在自驾出游的时选择了租一辆别克GL8,那么租一辆别克GL8自驾游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随着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从最早的小型代步车、入门级家轿,发展到SUV(运动型多用途车)车型。由于中大型SUV相比小型与紧凑型SUV具备更多发挥空间,自主品牌汽车开始纷纷抢占一直被合资品牌占据的中大型SUV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疫情之后中国SUV市场销量同比超过轿车,继续呈现高增长,而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潜力正在被激发,远高于SUV整体增速
王志伟,男,1989年5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 教育及工作经历: 1、2008年9月-2012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读本科,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2、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读硕士,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 3、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NVH技术中心工作,汽车NVH工程师; 4、2016年12月-至今,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研室任教。 科研经历: 1、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声器结构及工艺设计技术研究(2012.9-2015.7,硕士阶段研究课题); 2、排气消声器专家系统设计(2012.9-2015.7,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研项目); 3、发动机VVT影响因素研究(2013.6-2013.9,重庆大学汽车NVH研究室自研项目); 4、汽车声学材料声学性能测试设备的开发(2015.7-2016.12,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研项目) 教学经历: 任教以来,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工作,主要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电器》等课程
王志伟,男,1989年5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 教育及工作经历: 1、2008年9月-2012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读本科,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2、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读硕士,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 3、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NVH技术中心工作,汽车NVH工程师; 4、2016年12月-至今,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研室任教。 科研经历: 1、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声器结构及工艺设计技术研究(2012.9-2015.7,硕士阶段研究课题); 2、排气消声器专家系统设计(2012.9-2015.7,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研项目); 3、发动机VVT影响因素研究(2013.6-2013.9,重庆大学汽车NVH研究室自研项目); 4、汽车声学材料声学性能测试设备的开发(2015.7-2016.12,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研项目) 教学经历: 任教以来,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工作,主要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电器》等课程
复合材料研究院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下设四个职能部门: 新材料开发部、纤维复合材料部、结构复合材料部、实验测试中心。 复合材料研究院拥有一支团结、精干、高效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专业范围涵盖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化学、化工、机械、计算机等学科在内,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骨干技术人员学历均为研究生学历。 复合材料研究院设有专业的测试分析室,并在杭州临安科创园建立了实验室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