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产研究所
我国科研人员关于长江白鲟灭绝的研究结果得到进一步确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7月21日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白鲟是长江特有物种,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白鲟体长2至3米、体重200至300公斤,主要生活于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中,性凶猛、健游,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生长迅速,曾记录到最长体长达7米
近日,《分子进化生物学》在线刊发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主导、深圳华大海洋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首次成功解析了匙吻鲟科代表物种匙吻鲟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了首个匙吻鲟高质量染色体图谱,揭示了复杂多倍体鲟鱼类特有的染色体进化机制,并解析了早期脊椎动物关键的骨矿化过程,为早期脊椎动物的进化研究开拓了新视角。 长江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长期致力于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遗传研究,这是继2019年该团队合作发表了全球首个鲟鱼类-小体鲟的基因组研究之后,在鲟鱼类研究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性进展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3-13作者:李世贵来源: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点击量: 2023年3月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邹桂伟所长一行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调研,资划所副所长张帼俊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国家菌种资源库、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并进行交流座谈。座谈会上,条件保障处负责人介绍了资划所基本情况及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情况,邹桂伟所长简要介绍了此次调研目的和主要内容,希望为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好的经验
近日,《分子进化生物学》在线刊发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主导、深圳华大海洋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首次成功解析了匙吻鲟科代表物种匙吻鲟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了首个匙吻鲟高质量染色体图谱,揭示了复杂多倍体鲟鱼类特有的染色体进化机制,并解析了早期脊椎动物关键的骨矿化过程,为早期脊椎动物的进化研究开拓了新视角。 长江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长期致力于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遗传研究,这是继2019年该团队合作发表了全球首个鲟鱼类-小体鲟的基因组研究之后,在鲟鱼类研究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性进展